乌蜀山 山可见 人可念
乌蜀山是国庆村的象征。
乌蜀山山体雄伟敦实,形如官帽,又称冠山。乌蜀山高,梅溪流长。这片土地,代有人才出。
最著名的无疑是柳贯。
柳贯(1270—1342),字道传,博学多通,精于鉴赏,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柳贯对乌蜀山情有独钟,以山名自号。六十岁“满秩而归”,在乌蜀山麓麂狮岩著书立说、广授门徒,“完庐数间,仅蔽风雨”“闭门不出者十余年”。
《国庆村志》主编柳遵杰曾在《冠山蜀水 横溪之母》一文中写道:“冠山后,有一山岭叫独生岭,是金东义西通横溪的捷径,细品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个中情景,与此山此岭神合。”
柳贯是宋濂的老师。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有人认为,描摹的或许是宋濂求学于柳贯的场景。
兰溪中洲公园有一座柳叙亭,为纪念柳贯的叔父、宋末兰溪县尉柳叙而建。
柳叙(1229—1279),字元德,在兰溪为官八年,勤政爱民。咸淳八年(1272),因足疾辞官告归,兰民感德,“相与筑大园于城西(今中洲背一带),构庐以居之”。
宋亡,柳叙大恸:“天乎!天乎!古有夷齐,其诏我矣!”遂不复食,面向崖山哭泣,六日而卒。
有孤忠之士,也有勇猛之人。
清代出了个“伏虎将军”柳尚馀。浦江五路岭有虎伤人,柳尚馀上山打虎,人虎两亡。浦江知县亲书“伏虎将军”匾额旌表。当地群众感激敬佩,在其打死老虎处塑像立祠纪念。
直至现代,国庆村人亦是能文能武。
给《国庆村志》作序的柳村,为当代著名花鸟画家及版画家。柳村生于1920年,师从吴茀之,后又得潘天寿教益。抗战时期,他以版画为“武器”,投身于民族救亡的洪流。20世纪50年代,他创作发表了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版画作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柳村专注于花鸟画的创新,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晚年,柳村多次向国家大批捐献自己的作品。
著名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也是国庆村人。黄志红是中国第一位在世界三大田径赛事中连获金牌的女子运动员,也是中国和亚洲首位在世界田径锦标赛夺得金牌的女选手,曾多次荣膺“全国田径十佳运动员”等称号。
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精彩。
2018年,记者采访过国庆村一名叫施自勉的草根画家。他有着特别的人生经历,少时学画,师承名家,后拿起锄头回乡劳动。20多年后,才有了重新画画的机会。宣纸太贵,他就画在试卷背面,画在白报纸上。他在自己简陋逼仄的小楼里,一画就是40年。
金华市文联特意为他办了个人画展。这是市文联首次专门为一名既不是美协会员、也没获过什么奖的乡村老人举办个人画展。
画展中,面对专家的赞赏,这位个子小小、笑容和蔼的老人谦逊地说:“我的画,都是从生活中来。我画画,也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就是因为自己喜欢。”
平平淡淡一句话,却似乎抵达了艺术的本质。
国庆村人爱唱婺剧,也是“因为喜欢”。
早在清代,村民柳全龄办“立玉班”,在金华各县有较高声誉。1952年,横溪戏剧团成立。大家卖掉粮食买来服装道具,自编自导自演,一时火遍四邻八村。1961年3月,村剧团重建,延请老师教学,演出两台戏就引起轰动。直至上世纪80年代,剧团依然红火,一出《玉蜻蜓》,曾巡回演出两个月。
国庆村人对婺剧的热爱一直没有改变。几年前,曾在《玉蜻蜓》里饰演小生的金永才,退休后发挥余热,组建了国庆村婺剧联谊会。咿咿呀呀,咚咚锵锵,乡村舞台又热闹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