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1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发挥群团优势 深化妇联改革

为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凝聚更强巾帼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制度,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等作出战略部署。近年来,市妇联紧扣党政所需、妇女所盼、妇联所能,聚焦“港”“廊”“链”主战场,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妇女同胞在服务高质量赶超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等方面拼搏实干、主动作为,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八婺女性的主人翁担当和“巾帼不让须眉”的亮丽风采;先后获评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

一 按下强基创优“加速键”,跑出妇联改革“加速度”

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妇联工作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途径。围绕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市妇联坚持以党建带妇建,深入实施强基创优工程,推动妇联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妇联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在变革重塑中激发工作新活力。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成立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快递行业、互联网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三新”领域妇联组织1028个,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妇联组织全覆盖,组建市女企业家协会、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及市巾帼云创联盟、女性社会组织公益联盟、乡村振兴巾帼人才联盟等。扎实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大破难”行动,市县妇联班子形成“专兼挂结合”的组织架构,健全完善任期承诺年度履职践诺、执委联项目、“一格一姐”联系走访服务家庭和妇女群众满意度测评等四项工作机制,以项目化、清单化、闭环化推进各级妇联积极履职。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分别达31.80%、31.78%和29.55%。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均配备女干部。村社妇联主席100%进村两委,为更好地服务基层妇女儿童提供组织保障。

二 探索妇女发展“新路径”,绘就巾帼共富“新图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市妇联党组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创新人才、阵地、机制三融合的巾帼共富体系建设,团结引领妇女建功新征程、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组建三八红旗手助共富工作室、巾帼科技创新工作室等,开展女企业家进高校、女科技工作者进村社、“未来工厂”建设推进会、“一带一路”巾帼主播带货培训班等活动。持续深化“和美庭院”创建,探索发展“庭院+美食”“庭院+民宿”“庭院+文创”等巾帼特色产业。开展乡村振兴百名“头雁”培育行动、巾帼新农人三年培育计划,让“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在全国妇联、省妇联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两大平台先后落地义乌,为金华市域、山区26县、对口地区和全国欠发达地区提供产品展销、供需对接、创业孵化等服务,培训妇女群众3万余人,吸引从业人员15.87万人,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188.93亿元。

三 立足家庭建设“主阵地”,弘扬八婺新风“主旋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市妇联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格姐”作用,深化“浙礼好家庭 八婺幸福家”品牌建设,撑牢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护伞”,引导广大家庭崇美德扬新风。“好家风信用贷”入选全国妇联“十四五”时期深化妇联系统改革基层经验做法,20户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持续擦亮“爱在金华”婚恋交友品牌,成立市百名公益红娘联盟,打造11个相亲角,引导青年男女树立新型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健全完善“1233”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成立全省首个“家长大学”、浙中家庭教育研究院和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成儿童之家2995个、妇女儿童服务驿站322个、村社家长学校2801家,实现妇女儿童阵地村社全覆盖。扎实推进“1691”儿童友好体系建设,金华、义乌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设立“爱心妈妈陪伴”“星星的孩子关爱”等项目,筹集困境帮扶、焕新乐园、春蕾助学等资金2157.1万元。深化“平安家庭”建设,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和“格姐进家 平安到家”群众性创建活动,“格姐”家事工作站实现镇街、村社全覆盖,7.7万名“格姐”深入基层排查婚姻家庭纠纷矛盾。联合相关部门打造“885”未成年人保护平台,畅通“12338”妇女维权热线,壮大“6138”妇女儿童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行动,多措并举为妇女儿童排忧解难。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冲锋号的历史性时刻,市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实诚实干实绩”导向,充分激发“善谋、强攻、求变、争先”的精气神,发挥“妇”字作用、立足“联”字优势,坚持以创新思维把握新使命,履行新职责,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第一要义,在把握全会精神中砥砺奋进、矢志前行;始终把妇女发展作为第一追求,在抢抓重大机遇中挖掘潜力、赶超跨越;始终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责任,在增进民生福祉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实践中发出妇女好声音、贡献巾帼新力量。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