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民生

“放下筷子就想来”

市区这个文明实践站用心服务“一老一小”

记者 陈月丹 文/摄

近日,位于市区双溪西路3447号的金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金奥花园居民胡小君一手拿着快递盒一手牵着孙女,边走边小声聊天。一楼的健康小屋内,放着自动身高体重测量仪和电子血压计,她坐下来测量血压:“好像有点偏高。”一旁的工作人员戴雅姿一边指导一边安慰:“可能由于刚刚走过路,坐下来安静一会再试试。”

胡小君说,因为离得近,她和孙女几乎每天早晚都前来“报到”,是她们 “放下筷子就想来”的地方。

文明实践站内有老人日托室

金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很新也很大,上下两层近2500平方米的空间,90%是对居民开放的活动区。阅读吧、超市、儿童无动力游乐设备、健康小屋、科普活动室、舞蹈练功房、快递驿站、书画室、老年食堂等一应俱全,“行政服务+居民服务”,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了解,为了让场地真正为居民所用,在设置这些功能室之前,金奥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包括后续的各项活动,也基本都是居民点的“单”。

金奥社区成立于2011年5月,是全省首批现代社区、全省第四批未来社区。目前该社区共有18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1.5万人,其中金奥花园有1200多户,入住率近80%。“新城区新金华人多、年轻人多,根据前期的意见征集,这个实践站的功能设置更多地在服务‘一老一小’上。” 戴雅姿指着贴在墙上的每周活动安排告诉记者,“这里每周都有活动,而且会提前张贴公告或在社区居民微信群里发布,方便感兴趣的居民报名参加。”

记者看到,墙上详细贴着9月、10月每周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包括理论宣讲、重阳系列活动、心理健康讲座、打腰鼓活动等。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市剪纸博物馆的老师来到这里,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剪纸课。

针对孩子们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周末在阅读吧里看书,学习氛围浓厚;每周一场书画培训,场场爆满。暑期更是联合青少年宫推出“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活动,并联合团委志愿者针对双职工家庭的一二年级小朋友开展暑期托管,仅收取中餐费。但凡推出类似活动,居民们积极参与,名额每次都是秒光。

除了托管孩子,这里还能托管老人。记者在该文明实践站二楼看到,这里设置了男、女各一间日托室,每间有4张单人床,格纹棉质床品干净且温馨,独立卫生间内还整齐配置牙具。戴雅姿说,有些家庭子女白天出门上班,不放心老人独自在家,就送到这里。老人有伴、有活动、有饭吃,累了还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下,等子女下班回家后再回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在努力服务居民,为居民带来幸福感的同时,文明实践站也成为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的集聚地。在金奥社区文明实践站,有一块区域被命名为“金奥一家亲”,展示着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的众多场景。截至目前,该实践站已汇聚400多名在职党员和志愿者参与日常志愿活动。

看到记者在采访,金奥小区居民卢秋华特意走上前来。“我在这里住了14年,看着这个文明实践站从无到有,现在来参观的人很多,大家都夸这里好,我觉得特别自豪。”

他是这个文明实践站的受益者,生活上有各种问题,找到这里基本都能解决,平时没事就到这里看书、打球。“每天晚饭后,我都到这里的乒乓球室打球,我爱人也来,她在这里打腰鼓。”

卢秋华也是这里的志愿者。前几天,社区志愿者群里招呼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其实我脚上长了个疱疹,很痛,但一听说需要我们,就立马来了,就怕自己掉队。”他说,这是一种认同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很幸福”。

这是一场文明与美好的双向奔赴。记者了解到,我市倡导“幸福时刻到文明实践中心”理念,坚持“重功能、重品牌、重体验、重融合”,在全市开展“圈带型”“理润型”“有礼型”等“四层六型”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培育,全市目前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个、所149个、站3201个,延伸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点)585个,构建起“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