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1版:深读

大美新疆 百看不厌

陈美华

新疆,西汉时称西域。清朝乾隆皇帝把平定准噶尔叛乱后的西域称新疆,意为“故土新归”。新中国成立前夕,王震将军称其为“最艰苦的地方”。他率领部队“屯垦戍边”,“八千湘女上天山”。作曲家刘炽看到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用歌曲赞美“我们新疆好地方啊”。

不久前,我和我的同伴们去了趟新疆。我们眼里的新疆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壶浊酒”,是寄予了情感的浊酒。“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表达了一种经历世事沧桑后的豁达。李叔同在《送别》一词中,则用“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情绪。两种情感都融入了“一壶浊酒”。大美新疆让他更加豁达,情谊、亲朋使他笑靥不断。

传说中的新疆早已让我朝思暮想、心驰神往,来前看了几遍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做足了攻略。但当我来到新疆,看到如梦的云天、似幻的湖水、神圣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散漫悠闲的牛羊,宛如人间仙境时,还是被震撼到了。我用手机不停地拍、拍、拍,制作的视频引来点赞无数。

“小马桑桑”是新疆的新建设者。他从江南驰骋西域,年轻帅气、干练老成,他的谈吐富有年轻企业家的自信又不乏谦虚,亲和又不失大方,颇有项目谈判和接待客商的潜质。

在他眼里,新疆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比自己工作过的北京大101倍。新疆是祖国大西北的巨幅画卷,让你看不够,更让你看不完。由于平时工作忙,他也只欣赏过几个景区。他说,把新疆建设好了,才有心情去欣赏新疆。新疆需要我们把美好的事业做成“薄尔萨克”(一种特色美味),喷香而抢手,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文创新发展,让新疆各民族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载歌载舞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晨美自华”是我。我已第二次到新疆了。新疆有一种让人再看还鲜,百看不厌的感觉。晴朗的天空飘着白云,仿佛伸指可牵,弯弯的山路在天山盘旋,窗外都是迷人的大片。阿勒泰的绿、赛里木湖的蓝、那拉提的草原、霍城的熏衣草、禾木村的图瓦木屋、魔鬼城的鬼斧神工、独库公路刺激而惊险的一日过四季。按当地的俗语说“除了父母, 什么都可以找到”……在新疆,万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处处绘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好风景。

新疆地灵人杰。导游“小怪兽”说到新疆的今天,总不忘感恩“屯垦戍边”的建设兵团。他们给新疆留下了生命的种子,也给新疆带来了美味的果子。司机,包括景区交通车司机,个个乐助人,人人有礼貌,悉心照顾老弱病残。

新疆远离海洋,但同样吸引人。建设兵团的二三代爱上了这个地方,基本都留下。我们遇到的一个司机,爷爷是上海人,奶奶是江苏人,父母都在这里。问他,回不回大上海?回答很干脆:新疆好、不回了。“小怪兽”是90后,她的父亲是陕西人,年轻时跑到新疆做生意,很快就爱上了新疆,于是,回老家带上女朋友在新疆落户安家、开枝散叶,然后有了“小怪兽”。

耳闻目睹的故事,心情难以平复。在新疆过生日,兄弟的双层大蛋糕,团友的祝福生日快乐歌,吸引了能歌善舞的新疆女孩,她们接着生日快乐歌,围上来唱起《站在草原望北京》,翩翩起舞。一个人的生日,演绎成民族大团结的联欢。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眼前的新疆也如此,一千个旅游者眼中有一千个新疆。“涌泉”勤奋,他文思如泉涌,用笔谱写着每天新疆见闻;“日星”匠心,精雕细琢,数天磨一剑,绘下了新疆大美雪山湖水;“国群”则说,这次看北疆余味无穷,回家已几天,新疆美丽的山水,新疆热情的人民,还不时浮出脑海,明年再约还要去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