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协商“法宝” 架起党群“连心桥”
本报消息(通讯员 董小悦)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定。浦江县白马镇持续探索推广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议事协商机制,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企业发展、民生实事等领域,通过“民生议事堂”“乡村议事厅”等多种主题议事协商活动,有效畅通群众表达渠道,架起党群“连心桥”。截至目前,白马镇共开展8场“民生议事堂”活动,委员参与度98%以上,提出建议30条,解决问题24个。
政协是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白马镇通过“民生议事堂”扩大政协覆盖面,强化基层协商民主的组织力量。今年5月,白马镇以“精准助农兴农,拓宽枇杷销路,助力共同富裕”为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与村民代表、枇杷种植大户开展“民生议事堂”专题协商议事活动,围绕推动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集思广益,出谋献策。与会委员结合调研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各抒己见,提出了提升品牌效应、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训、加大推广力度、加大自媒体培训等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强化品牌建设,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增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白马镇积极探索“互动式”协商机制,搭建互动平台。今年3月,浦江县政协在白马镇开展“如何发挥商会调解功能”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活动”,同企业家代表开展了座谈讨论式协商,委员们纷纷提出要发挥商会调解功能,进一步宣传白马商会调解室,有效减少和化解源头矛盾。同时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在企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及时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有效减少和化解源头矛盾,更好地服务企业。
协商之要在载体,协商之路在创新,白马镇突出党的领导,把牢工作方向,突出开放共享。镇党委书记魏斌聪表示“,民生议事堂”既是聚智献策、凝心聚力的平台,也是疏通民意、化解矛盾的平台,要推动“民生议事堂”里的“金点子”落地生效;加强互动联系、监督融合与跟踪落实,确保实现“提得好”“议得好”与“办得好”。
政协“协商在基层”找准民主协商“平衡点”,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下一步,白马镇将“民生议事堂”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突破口,把“百条心”拧成一股劲,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