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健康金华

我市深化医养结合模式创新

实现健康老龄化 托起幸福夕阳红

记者 戴伟文

医养结合是应对深度老龄化挑战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我市聚焦老年人需求,通过强化服务供给、创新就医政策、统筹资源数据等措施,推动医养服务有机融合和资源共享共建,形成“防、医、养、康、护”五位一体全周期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55家,其中3家入选全国试点。

建立一床转换机制

丰富医养床位供给

整合床位资源,推出“家庭病床”“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安宁疗护床位”等床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老年人的照护需求动态匹配,创新医养结合机构“一床两用”机制,每张床位兼具医疗康复与安心养老双重功能,实现“转身份不转床位”,达到医养无缝衔接效果。

“一床两用”机制率先在磐安县落地实施。该县根据当地实际,结合不同人群养老需求,形成医中延养、养中融医、医养协同、送医助养4种模式,实现全县4.68万名老人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磐安医养结合模式先后入选金华市共同富裕最佳典型案例、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及健康浙江行动样板案例。目前,该创新机制在全市推广,全市范围内已开展床位转换1535张,服务3.75万人次。

我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1月,永康瑞侦医院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名单,全省仅5家机构获得此项荣誉。该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村镇医疗和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矩阵。目前有医养床位1500余张,服务辐射8个镇街20余个基层服务点,实现机构养老“优”保障、社区养老有“医”靠、居家养老“慧”照护,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共建医养联合体系

打通医疗服务通道

针对不具备医疗机构开设条件的养老机构,建立“1+1+X”紧密合作医养联合体,即1家医共体牵头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X家辖区内养老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中医康复、慢病管理、健康指导等服务,打通绿色就医通道。截至目前,共涵盖养老机构119家,服务老年人4980人。

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完善家庭医疗服务,兜牢基层健康网络。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分健康、慢病、失能三类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巡回医疗车、家医驿站、家庭病床等形式,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可与住院医疗服务享受同等医保报销待遇,居家即可完成医保系统备案直接结算。截至目前,已为全市83.69万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8.04%;80.41万老年人与家庭医生签约,签约率达94.2%。

此外,为主动应对老龄化社会需求,筑牢失能群众共富保障,自2018年起,作为国家长护险建设重点联系城市、全省长护险试点城市,义乌市着力打造长护险医养结合实践样板,构建全民共担共享的制度体系、专业化标准化的评估机制、规范化规模化的护理服务产业体系。全市目前已扩面推行义乌长护险试点经验,针对参保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保障提供40项生活照料服务和28项医疗护理服务,有效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减轻失能家庭护理负担。

打造安宁疗护病房

用心守护最后一程

在各县(市、区)积极推进安宁疗护病区建设,配套无障碍、消防、急救等设施,划分治疗室、谈心室、关怀室等多功能区域,配备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等人员,定期开展生命教育,关爱心理健康。截至目前,全市在49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安宁疗护病床421张,服务生命末期患者2944人。

今年初,金华市第二医院、永康医院成功获评首批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其中,金华市第二医院安宁疗护病区成立于2016年,开放床位60张,设有老年科医生、护士、康复师、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药剂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医院以终末期患者及家属为中心,积极开展生命终末期“善养”服务,全力支撑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夯实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环。医院聚焦人文关怀,为患者、家属及其照料者提供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层面全方位专业照护服务,用心抚慰生命,用爱守护真情。

统筹优化区域资源

丰富“康养名城”内涵

发挥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势,积极与长三角养老产业对接,结合武义温泉康复、磐安中医药养生等本土特色项目,建成以医疗机构为支撑、各康养联合体和本土康养元素为补充的康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共有康复医疗机构137家、乡镇康养联合体146家,建成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6家。

统筹数据资源,打通医疗卫生领域200余个信息系统,搭建全周期健康记录、全过程健康服务、全闭环健康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网约护士”为患者提供居家护理等服务。截至目前,线上平台共入驻护士4743名,上门服务1.42万例。

创新气象医养,促进跨界融合。近年来,磐安县在全国率先探索“气象+医养”服务模式,成立全国首家“气象医养中心”和“健康气象服务研究基地”,以慢性病老年人群为服务方向,组织专家对气象指标和健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慢性病高发频发规律与气候变化的内在关联,发布健康气象风险和养生提醒。今年8月,磐安县入选首批全国气候康养典型试验点。截至目前,已发布《节气健康养生提醒》56期,服务覆盖超15万人。

下一步,我市将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为引领,加大制度创新、政策支持、服务供给力度,全力构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