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东孝贸创区:追“新”除“低”迎蜕变

记者 倪国栋 文/摄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东孝贸创区的发展,那么“新”字是不二之选。

为什么?

因为“新”象征着充满机遇、欣欣向荣。

坐落于金义新区西片、东阳江北岸,东孝贸创区是新区打造“七星拱月式”平台发展矩阵中的一颗“星”。近年来,从产业“散装”、城市“菜篮”的“旧印象”,到空间腾笼换鸟、产业追新逐绿“新面容”,一路前进的步履坚实,正如“新”字所描摹——呈现日新月异、令人耳目一新的态势。

近日,总投资52亿元、年产值100亿元的鼎宇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及智能装备项目在此完成首座承台浇筑。在新区“3+3”产业新格局中,又一链主型项目加速落地。

“浙中智谷”开工在即。这是新区西片首个对标绿色低碳的建筑标准以及项目引入标准而建的现代化产业园。研发大楼、总部办公楼、传统制造业转型区及高端制造区……众多未来新业态、新气象,正是新区以大干平台型项目、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突破路径。

频传的利好,让东孝贸创区一再进入人们的视野。而你若是每隔一段时间来东孝街道走走,会不断收获惊喜:原来现代化城市里不仅可俯拾皆是金东老记忆,还有越来越多的总部高楼。

此星向彼“新”,七星共拱月,多个崛起的平台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从“七星东孝”的剖面看,争创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新区正奋力前行。

这颗星,因何新?

从宝珠蒙尘到散发星辉,东孝贸创区的嬗变,始于机遇、成于实干。

金东设区20多年,新区成立3年多,这块“浙中之心”“三江汇流”的热土,每迈前一步,都是时代的重托和干事创业者的不辱使命。

农业,梦开始的地方。物质需求总体较低的年代,这里是“城边子”,也是一代代城市人、创业者离不开的“菜篮子”。二三十年前的“挎篮小卖”,在这里成长为辐射四省九地市的批发市场。数十年光阴流转,产、城与人的活力,迸发在这“城边子”灯火不熄的每一个深夜到天明。

交通,给梦以丰富的畅想。金瓯路圈出城的样貌,大道连接远方的阡陌。在一个个村子里,在道路旁的一个个铺子里,初代创业者们夙夜求新,在田野上开创出工业化之路。“飞亚电梯”“伟兴水晶”……“老金华”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贸创区里曾经的路标和风景。

岁序轮回,华章日新。城市几次东进后,从区位看,聚集数万物流及农工从业者的“城边子”早已是当仁不让的富庶之城。但从结构和形态看,对比发达的物流商流人流,无论是城的品质和产业的潜质,都相对“老弱”了。

逐浪潮头,求新求变,新区给出了答案。

日前召开的金东区委五届六次全会定义新区的发展坐标,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高频词:主战场主平台。

单从省级视角看,何谓新区?就是在抢抓“两重”“两新”国家重大机遇中,全省最具资格、最有资源、最要姿态的发展一域。这是机遇,更是重任,全省有七大省级新区,也正是拱抬全省始终先行示范的“七星”。新区,即面向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平台。金义新区,即全省第四大都市区主战场主平台、国际枢纽城建设主战场主平台、“港”“廊”“链”主战场主平台、金义一体化发展主战场主平台以及提升市区首位度主战场主平台。

正如新区之于全省为“星”,东孝贸创区则之于新区为“星”。从5个“主战场主平台”的定义看,在全区“七星”中最具国际枢纽城建设等地理之利的东孝贸创区,虽然规模不是最大的,但或许是功能最多样、势能最充足、潜能最可挖的。

眼下,新区将东孝贸创区置于战略平台建设地位,配套“大兵团”作战、“四个一”全流程推进等机制,深入开展低效用地整治、招大引强。与此同时,金东区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大批城市配套的落地、东孝街道“微信聊天一声喊 企业难题有人办”助企服务迭代升级等,也正是东孝贸创区以硬实力营造好环境、抢抓新机遇的最好见证。

这个新,因何行?

油污厚重的生产设备、耗水排污大的“低小散”企业、噪声异味充斥的作业环境……在东孝贸创区,这些传统工业样貌早已成为“过去式”。近日,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新三样”——代表着东孝贸创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位于东孝贸创区的“大维高新”于前年建成投用,占地40亩的智能工厂及研发试验基地给人以简约、时尚的印象。据悉,该公司以能源、建材、市政行业的绿色低碳化、数智化技术研发设计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主营业务,每年平均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研发,多项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厂区按照一体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设计思路建造,采用自动协同和管理技术,实现生产的控制、协调和管理,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大维高新”董事长施小东说。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浙江省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大维高新”榜上有名。

“大维高新”是东孝贸创区逐步引导区域内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区域内有7家“亿元企业”,涵盖先进设备制造、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留下了诸多闪亮的“智造”坐标。

以创为路,东孝贸创区当然要创新。

在省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度提前批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中,“鼎宇新能源”榜上有名。这也是东孝贸创区内首个链主型项目。

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偌大的建设场地上,10多台挖掘机、打桩机正忙着作业。“一到金东感觉就不一样,街道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会主动来现场了解情况、解决难题、推进进度。我们将确保完成年底实现主体建筑全部完工目标。”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包含电机电控、展示中心、商用车零部件和智能装备集成等功能性厂房等。“我们将在金华完成新能源商用车整线集成中心的打造,深化创新研发,树立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商用车标杆。”“鼎宇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

由散到聚到精,东孝贸创区当然要在机制体制上更进一步。

东孝贸创区将因地制宜打造“浙中智谷”产业园。据悉,该产业园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产业,一期规划建设研发大楼、宿舍、公共服务配套、传统制造业转型区及高端制造区,二期规划建设商业区、公共服务配套区、总部办公楼、高端研发区,以现代化产业园引领现代化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项目地块已完成拆除,预计10月开工。”金东区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平台项目产业“三大突破”的攻坚号角中,在智能工厂的忙碌生产中,在由旧到新、由散到聚、腾笼换鸟的空间转换中,东孝贸创区挺起实体实业的“脊梁”,展现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龙腾之势。

这种行,因何兴?

从高空俯瞰,东孝贸创区的产城风貌正呈现梦幻般的变化:过去成片不规则的厂房、集市,如今被规划成一块块有序分布的产业空间。一块块低效工业地块出清、一处处新的“留白”,为即将入驻的新产业做好准备。

从传统产业的“低小散弱”到新兴产业的欣欣向荣,让东孝街道党工委书记邵国盈颇为感慨。据介绍,以东孝贸创区低效用地整治为抓手,近年来,东孝片区内已完成土地收回37宗(包含前期6宗),收回土地面积1233.78亩——新区西片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已轰然启动。

今年以来,在实施低效用地连片整治和重大项目招引落地中,新区构建“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全流程推进机制,针对项目推进难推进慢,实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并以“一周一例会”形式确保项目“每周一复盘、交办必督办、事事有回应”,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朝着年度目标任务精准发力、全速推进。

在此机制下,区委主要领导每周必到现场督导,分管区领导躬身入局、一线统筹,部门镇街当好主角、协同发力,让“大兵团作战 组团式攻坚”成为东孝贸创区等平台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大大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比学赶超、实干争先氛围浓厚。

在东孝贸创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项目建设者都深刻感受到,有关部门“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随叫随到”。东孝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常务副主任俞诤告诉记者,随着为企办事实践不断深化,东孝街道在“一名街道党员干部联系多家企业”基础上,常态化开展“微信聊天一声喊 企业难题有人办”活动,党员干部接到“点单”后,第一时间回访企业,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政务服务满意度。

前不久,浙江华正检测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钰铭向东孝街道联企干部王子伟微信“点单”:企业因项目建设施工管理需要,需租用临时用地。王子伟第一时间联系金东区低效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工作指挥部等相关单位。很快,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到项目现场查看并给出解决方案,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同样坐落于东孝贸创区的浙江康贝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也为政府服务点赞。“现在是旺季,订单都排到了年底。我们近期新建一个注塑车间,对规范化建设标准的有关规定不了解,希望你们能帮忙看看。”企业负责人说。通过在金东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点单”,金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应急、住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和消防等部门很快上门,为该企业梳理出三方面六个优化整改建议。在现场,企业负责人一边认真询问,一边仔细记录。“本想早点发现问题,没想到一趟下来,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执法部门真诚的服务态度。这些建议,我们马上全部整改好。”

深厚的发展底蕴、优越的地理位置、前瞻的谋篇布局、务实的干部队伍,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东孝贸创区正全力撑起一方新产业、新平台、新项目的发展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