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园:老牌乳企的“青春密码”
记者 苏宣萌/文 王鹤之/摄
提起李子园,那是许多人童年熟悉的味道。
作为一家金华土生土长的企业,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家产品“李子园甜牛奶”陪伴了许多人一起成长。
今年是李子园成立30周年,这家老牌乳企依旧保持不断登高的活力。今年9月,李子园30吨甜牛奶完成装车并顺利通过海关抽检,发往东南亚地区,陆续出口至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
一瓶甜牛奶如何独辟蹊径,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让我们走进李子园,去寻找“老树开新花”的答案。
三头牛起家
位于金东区丹溪东路的李子园科创大楼,门口的三座金牛格外显眼,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寓意——“展望牛、奋进牛、兴旺牛”。
在李子园人看来,这既是发展之路上薪火相传的精神源泉,也是几十年来顽强奋斗、锐意进取精神的礼赞。
这家企业同样是靠着三头奶牛起步。30多年前,李子园创始人李国平花费近万元买了三头奶牛,开启了创业之路。
当时,金华被誉为“中国南方奶牛之乡”。随着1992年市乳品厂出品中国大陆第一瓶液体“纯牛奶”,还在从事乳制品半成品行业的李国平嗅到商机,决定研发塑料瓶装奶,创立自己的品牌,李子园应运而生。
塑料瓶装奶在当时的消费市场还是新鲜事物,因此,足够创新、填补市场空白的李子园在政策与机遇的双重因素叠加下,逐步发展壮大。1998年,李子园兴建自有工业园;2000年,李子园销售额突破1亿元;2003年,销售额达到4.3亿元,并迅速发展成为区域性代表品牌。
然而几年后,随着伊利、蒙牛等国产乳制品牌的强势崛起,李子园的风光不在。同时,受2008年行业风暴及金融危机影响,李子园接连面临销售下滑、亏损、减员、收缩生产线等问题。
“工厂内产品大量积压,经销商为了倾销库存,开始无序竞争,疯狂的价格战使得经销商大量流失。”不少老员工记得当时的情形,李子园不得不断臂求生,中断不少省外项目,收缩回金华以及其周边地带。
面对窘境,李国平卖掉个人房产,同时也做了一个相当机智的决定:专攻下沉市场,将产品放到县城和乡镇卖。这样不仅避开了乳业巨头在一线城市的锋芒,也有利于成本控制。于是,李子园将目光瞄准学校、早餐店、单位食堂等渠道,以实惠的价格来吸引用户。
事实证明,这种下沉市场的经营策略取得了成功。
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李子园业绩连年攀升,销售额以每年超20%的速度快速稳步增长,产品遍布全国30多个省份地区。李子园也从一家小厂逐渐成长为浙江省乳品行业的佼佼者。
2021年2月8日,李子园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两个字立企
在不少消费者认知中,李子园是一款专注于含乳饮料的品牌。的确,这款几乎没换过包装的塑料瓶甜牛奶,是李子园积累品牌势能的一个重要起点。
“企业发展之初我们也曾推出过纯牛奶,但是逐步跟上发展后,我们发现含乳饮料这条赛道与李子园更加契合。”总经理朱文秀告诉记者,多年来,随着渠道的建立,特别是下沉到早餐市场,为李子园培养了一批忠实客户。
30年来,李子园不断拓展其业务版图和发展空间,市场持续保持高效增长,分别在浙江、江西、云南、河南等地建有五大生产加工基地,配备了乳制品、含乳饮料和其它饮料生产线30多条,实现年产40万吨含乳饮料及其它饮料的规模。
在朱文秀看来,企业长远发展靠的不仅仅是战略上的前瞻视野与锐利嗅觉,秘诀依然在于“诚信”二字。
2007年,面临因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奶农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原辅材料和运输费用多次上涨造成企业利润逐年下滑的两难局面,李子园将鲜奶的收购价再提高30%,尽最大能力保障奶农的利益。
2012年,一批运往西安的鲜奶因运输线路受阻,将延误交货日期使鲜奶超过保质期,李子园果断将鲜奶运回销毁,重新发货。
2016年总公司因停电产量不足,为履行和省内经销商的约定,李子园不惜用高额运费从四川子公司调货运往温州等地。
此外,即使蒙受再大损失,李子园也不拖欠经销商、奶农一分钱。
这些优良传统延续至今,李子园从未因产品质量问题产生合同纠纷。“专业专注专心做好一瓶奶”这句口号已经成为李子园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亦是李子园品牌核心价值表达。
一口味传承
迈入企业发展的第30个年头,除了继续坚守“一瓶甜奶”,李子园也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浪潮、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自我革新的路径。
在李子园展厅内,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品饮料等系列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陈列着我们的甜牛奶产品,同时,还有植物蛋白饮料、复合蛋白饮料、果汁饮料、谷物类饮料共计六大系列,许多都是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和细分市场所开发。”朱文秀告诉记者,虽然李子园在含乳饮料坚守传统风味,让童年的味道长驻舌尖,但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尝试抢抓新的消费趋势,追赶潮流。
“与一般的产品开发不同,李子园更强调通过洞察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以及适合渠道的售卖场景,以此倒推开发商品。”朱文秀认为,当今市场上有许多企业围绕市场风口或是自身技术进行开发,进而推向市场,往往花了大力气开发新品,市场反映却颇为冷清。
因此,李子园新品研发的思路也日益明确:在保证产品风味和品质的基础上,针对用户场景进行产品开发与搭配。
基于这一理念,李子园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更细分场景的产品组合。比如,针对早餐这一场景,李子园推出养生饮品“每日五黑”,将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桑葚、黑枸杞5种黑色食材和灵芝有机结合,主打“养生”概念,符合养生人群对健康的需求。该款产品推出后还成功登上天猫植物蛋白饮新品榜第一。
再如,李子园推出的奶咖饮品,具有携带方便的特点,无论在家中、办公室还是旅行中,都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
朱文秀认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这不仅包括渠道、理念,还包括产品品类、包装、生产工艺等。目前,李子园已聘任高级工程师、乳制品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40余名,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同时,联合江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积极开展产品创新研究,拥有各项专利201项、著作权74项,国内及国外注册商标共446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通过技术成果转化,为消费者提供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饮品。
为更加契合年轻消费群体,2023年,李子园更换了陪伴20多年的标语,启用全新口号“青春甜不甜?喝瓶李子园!”和全新形象。今年4月,李子园还聘请成毅为品牌代言人。
回首30年的发展历程,在朱文秀看来,企业的发展绝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顺应市场、合理布局、长远谋划、循序渐进。“未来我们将持续研发和生产更营养、更健康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需求。”朱文秀表示,“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挖掘‘李子园甜牛奶’的无限可能,希望它能成为陪伴一代又一代消费者的经典产品。”
下一个春天在哪里?李子园深知,唯有不断适应顺应消费场景的升级,不断洞悉消费主体的需求,才能让自己时时保持年轻,保持品牌的活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