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绿色资源 协同推进发展
西联乡打造三大产业链力促增收致富
记者 巩长青
在武义县西联乡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以资源转化、精准施策和聚合发展为核心的增收行动正全面展开。近年来,西联乡通过紧抓“黄金叶”“致富树”“小工坊”三大产业链,不仅实现资源的有效转化,更带动了全乡群众的增收致富,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准布局,资源转化资产
在西联乡河洋村,悠闲地坐在“双西共富桥”上,清澈的河水、欢游的鱼儿、如画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紧邻河岸,武义豆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正忙碌地生产着新鲜的豆浆。这家由温州人林上贴投资的豆浆生产企业,是西联乡引入的首家企业。
“河洋村的水来自牛头山,水质甘甜,生产的豆浆味道醇厚,口感辨识度高。”林上贴选择河洋村建厂,只因这里水质优良。目前,该公司日产豆浆2万袋,预计年销售额可达800余万元。
得益于豆浆厂的落户,河洋村不仅聘用了10名当地村民作为员工,还鼓励村民种植大豆,并高于市场价收购。
在西联乡,类似的产业带动效应也在显现。南部山区深处,隐匿着一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秘境——章溪村,距离繁华县城仅60公里,却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风貌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走进章溪村,清澈溪流绕村而过,古木参天,鸟语花香,龙潭瀑布水声潺潺……
近年来,为深入挖掘并展示章溪村的独特魅力,将山水“颜值”转换为经济“价值”,西联乡党委政府牵头组织,投资200万元在该村建设露营基地项目。经过一年建设,如今这里已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休闲露营、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露营基地,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
9月底,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浙江东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取得了这处秘境的经营管理权。“这里配套设施齐全,不仅有民宿,还有帐篷营地,不远处就是牛头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露营基地。”章溪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住在露营基地,夜晚仰望星空、聆听虫鸣,将带给游客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乡党委、政府的精心谋划,将西联乡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群众手中的资产。据统计,今年以来西联乡村集体总收入416万元,同比增长30.48%;经营性收入197万元,同比增长32.73%;农村居民样本点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5%。
精心规划,蓝图成就实景
有了好的谋划,更需精准的实施。在推进三大产业链的过程中,西联乡充分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力量,实现从蓝图到实景的精准转化。
育苗基地是西联乡箬竹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该乡自筹资金建设育苗基地,目前拥有占地13亩的8个现代化大棚,从多地引种的箬竹种苗已成功落地、繁衍。
依托武义湘华粽叶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加工转销的方式,不仅保证了箬叶的品质和销路,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该合作社已建好箬叶分拣室和烘干房,为50余名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另一片“金叶子”——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西联乡放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力推进生态茶园建设。目前,全乡已建成茶园3300亩,不仅美化了环境,更为周边茶农带来可观的收入。据统计,周边茶农年均增收达350余万元。
此外,西联乡还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吸引新兴来料加工经纪人入驻。目前,全乡共有来料加工点13家,这些加工点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还发放来料加工费164.7万元,惠及周边106名群众。
为确保这些产业真正落地生根,西联乡还采取“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的发展模式,形成协同推进的格局,为全乡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