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种植糖蔗超5000亩 预计收获3.88万吨

“红糖之乡”开启甜蜜丰收季

记者 朱翔 文/摄

近日,义乌市义亭镇蓑衣人红糖厂新厂区内冒出缕缕青烟,制糖师傅们正围着8口“排锅”有条不紊地熬制红糖。阵阵糖香中,糖水浓度不断提高,冷却后,一块块令人垂涎的红糖出炉。蓑衣人红糖厂的甜蜜开榨,标志着“红糖之乡”义亭镇今年的甜蜜丰收季全面开启。

蓑衣人红糖厂负责人丁国荣介绍,今年该糖厂将糖蔗种植规模扩大到160亩,预计产糖量将突破120吨。“第一天开榨,预计出糖600公斤;待立冬后进入生产高峰,每天出糖量将超过1200公斤。”他说,榨糖工作将持续3个月,这份甜蜜将一直延续到明年元旦后。

“义乌今年旱情比较严重,义亭镇党委政府提前谋划、积极行动,糖蔗产量没受影响,红糖的品质有了保证。”丁国荣说,去年他承包的蔗田仅进行过2次灌溉,今年夏天先后灌溉过14次,所以今年长势特别好。

因为土地征收的需要,今年蓑衣人红糖厂告别位于傅宅村的老厂,搬进位于白塔塘村的新厂。“我们投资20多万元引进一套温控电气化设备,专门开辟了一条生产线用于制作红糖麻花、红糖酥饼、红糖泡筒等衍生品。”丁国荣说。

对于义乌绝大多数糖厂来说,这些衍生品的生产往往在熬糖的最后一口锅里进行,不仅对成品红糖造成巨大浪费,麻花、酥饼等材料的浸入还会影响成品红糖的品质。“虽然前期投入大,生产过程中的燃料成本也比传统的高,但整体成本却降下来了。”丁国荣说。

义乌红糖开榨,不少市民闻讯前来尝鲜。当天一早,义乌城区一名张姓生意人赶到厂里,交给丁国荣2万元订金。“他每年都要买很多红糖送客户,明天有一场订货商大会,他让我帮忙准备200份红糖礼盒送过去。”丁国荣说。

当天上午,来自安徽马鞍山的杨继萍一家五口在义乌朋友陪同下走进这家红糖厂。“2011年,我来义乌时第一次品尝到红糖麻花,感觉非常惊艳。这次带全家来义乌拜访朋友,特意选在红糖开榨的日子。”杨继萍买了1000多元的红糖产品,5岁的孙女像她一样对红糖麻花“情有独钟”。

据悉,今年义乌红糖零售价与往年持平。除常规的红糖麻花、红糖酥饼、芝麻糖等衍生食品外,不少厂家还开发了更为精细的“烹饪红糖”等新品;红糖外包装也更加精细化,一些厂家将推出8—10克的小包装,满足市民对便捷、卫生的更高要求。

眼下,全长19.3公里的“红糖飘香”美丽乡村精品线上,蔗林郁郁葱葱,沿线各村都为榨糖做准备。在“义乌红糖第一村”西楼村糖厂内,村民们正打扫卫生、检查电路、调试机器,此前该村已完成榨糖顺序抽签,计划于11月2日开榨。

义亭镇是义乌红糖的主产区,每年榨糖季,该镇就成为义乌市“最甜蜜的乡镇”。今年,该镇糖蔗种植面积超5000亩,占义乌市八成以上,预计能收获糖蔗总产量3.88万吨,带动农民就业1万余人,从业农民可支配收入达6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