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手机
建立家庭“养机场”,共享亲子时光
记者 董金姣
有的学生把手机关机放书包里,放学走出校门就拿出来玩;有的学生把手机寄放在上学路上的小店里,放学后顺路取了玩……
近日,在市区某学校的初中班主任心育工作交谈会上,老师们提到学生沉迷手机,甚至引发亲子冲突的现象。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但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如孩子沉迷游戏、遭遇电信诈骗等。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维护好亲子关系,是不少学校和家庭一直在探寻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一些学校和家庭联合开展了“人人有个‘养机场’”活动。“养机场”中的“机”指的就是手机,也代指电子产品。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用鞋盒、月饼盒等材料制作手机槽,并一同制定家庭使用手机公约,共同遵守。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基本上还在坚持这个活动。”武义县俞源乡下杨中心小学老师邱忠玲告诉记者,今年3月学校推出“养机场”活动,倡议孩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父母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养机场’公约”,班级内进行“养机场”作品评比,每周统计履约情况,并适时发放学校梦想币。“我校学生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们普遍比较配合。我们不仅希望孩子少接触手机,也希望父母能放下手机多多陪伴孩子。” 邱忠玲说。
据介绍,“人人有个‘养机场’”活动,被作为今年市教育局近视防控宣传月的一项推广活动。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市教育局校园安全与体卫艺处工作人员陈波说,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是导致孩子近视的因素之一,该活动的初衷是减少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预防近视。此外,家长和孩子都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能够一起阅读、运动、娱乐,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增强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也会变得温馨有爱。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把手机放进‘停机场’,陪伴我们一起阅读,一起运动,一起欣赏落日余晖的浪漫。”这是湖海塘中学802班同学在微视频中吐露的心声。记者了解到,金华开发区心理健康教研中心曾开展“放下手机陪陪我——设立家庭‘停机场’”微视频评比活动。通过优秀作品展播,号召全区家庭参与活动,记录“停机场”打卡过程,展示亲子时光等内容,促进积极有爱的亲子关系建设,构建美好和谐的家庭氛围。
市民卢女士家的“停机场”就设在进门的鞋柜上。下班回到家,她就主动把手机放到专属手机支架上。“我和丈夫一人一个手机支架,颜色不一样,孩子如果看到谁的支架上没手机,就知道爸爸或妈妈没遵守约定,会立马提醒。孩子比我们更自觉,会主动把自己的电话手表放进来。”卢女士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
“关于电子产品使用的管控,我觉得家校要齐心协力,老师在校做好引导,父母在家的监管也很重要,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管理。”陈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