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金开新闻

社区牵线重续情谊

本报消息(记者 俞萍 通讯员 丁莉莉)“你们好!我想麻烦你们帮忙找几位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昨天一早,一位老人拄着拐杖来到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下官桥社区,神情激动。

“拆迁以来有不少人打电话来寻访旧友,老人行动不便却亲自登门寻人,必有要事。”社区网格员程娟耐心接待老人,倾听老人讲述寻人故事。

老人今年86岁,年轻时作为知青下乡来到金华,在工作中结识了随军来金华工作的钱阿姨。两人相交甚笃,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相互帮助,然而,由于双方多次搬迁住所,渐渐失去联系。经过一番周折,老人打听到钱阿姨此前住的安平里7号现已拆迁,于是辗转来到社区寻人。

钱阿姨是老人当天要寻找的第一人。交谈中得知,老人还要寻找王春华(化名)和一位老中医。二十几年前,老人的儿媳多次怀孕未果,一次散步时偶遇王春华,王春华向其介绍了一位老中医。通过治疗调养后儿媳顺利产子,今年老人的孙子考入浙江大学,他们想带孩子看望两位恩人却联系不上。

程娟通过搜索网格人员信息,率先找到钱阿姨的相关信息,并拨通了电话。接电话的是钱阿姨女儿,程娟向她说明事情缘由后,对方十分感动,与老人通话问候,并将钱阿姨的联系方式及住址告知老人。

下官桥社区党委书记李驰波听闻老人的故事后,也积极搜寻信息,很快联系到王春华。遗憾的是,老中医已去世,老伴健在……程娟将所有信息写在纸上交给老人,老人连声道谢。

社区工作人员以满腔热忱和高度责任感,为居民搭建起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暖心桥梁。尽管拆迁改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但社区的关怀与扶持从未缺席。“社区不仅是拆迁的见证者,更是居民情感的守护者。我们会用心倾听每一位居民的诉求,让那些因拆迁中断的情谊重新连接,帮助居民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李驰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