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丈母娘当导游 体验轻轨便利行
聂 钦
自我到东阳横店开超市,丈母娘就在店里给我帮忙,已近20年。
每次丈母娘要回武义老家,不是我开车送她回去,就是大巴—公交—大巴,多次转车才能到家,很不方便。
听说横店轻轨开通后,每15分钟就有1趟车,出了金华万达地铁口,就有回武义的公交车,直接到武义客运中心,挺方便的。丈母娘对我们说,下次也要坐轻轨回去。
只是为了帮我们守店,丈母娘很少回老家。今年夏天,孩子中考结束放假在家,闲着无事,就帮忙看店。前些天,我对妻子说:“妈妈耳背越来越严重了,刚好听武义残联的朋友说,现在有听力残疾证的配助听器有补贴,趁现在有空,我带她回去配个助听器。”妻子高兴地答应了,我便大声对丈母娘说:“你不是还没坐过轻轨吗?趁着这次回去,我带你去坐一回,下次你也可以自己坐轻轨回去了。”
“说了这么多次坐轻轨,开通都一年了,我还没去坐过呢,今天也去坐一回,体验一下。”丈母娘满心欢喜地说。
从横店明清宫站入口乘自动扶梯下到地下10多米,转过通道,一个明亮绚丽的地下世界就呈现在了眼前。无论是天花板的胶卷设计,还是墙上LED大屏幕播放的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横店影视城景观介绍,以及别具一格的电影胶盘候车椅,满满都是横店影视元素。
我帮丈母娘在支付宝上注册轨道交通的出行小程序,告诉她:“以后进站、出站,只需打开支付宝出行,一刷即可,很是方便。”
我们上车找了个临窗的座位,因为是始发站,上了车还要等几分钟才发车,陆陆续续上车的乘客,大多各自低头玩手机。我和丈母娘聊起了轻轨开通当天的盛况。
当时许多剧组的演员打扮成古代侠士、书生、小姐,还有装扮成卖冰糖葫芦的、卖橙子的、卖布等各式古装小贩,与游客互动,“武大郎”也挑着烧饼担子来凑热闹了。演员们幽默风趣的表演,给乘客们来了个沉浸式穿越体验。因为以前东阳没有通火车,许多老人家都特地来体验一把“坐火车”的滋味。
车子平稳地启动,在地下穿行。隧道两旁,一盏盏白色的照明灯快速地后退,列车刺破空气的“呼呼”声、车轮与轨道摩擦的“滋滋”声,互相交织在一起,随着车速的加快,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当列车高速运行时,耳边就只听到“呼呼”声,列车就像在黑暗的时光隧道里穿梭。
对向车道一辆列车交会驶过,两车叠加产生的双倍速度,让人只觉得窗外一道白光忽闪而过,又陷入了黑暗。
当“呼呼”变成了“哗—哗—哗”的声音,车厢顿时变得明亮,列车也随之出了隧道,上了高架,行驶在一片屋脊之上,得邦照明、英洛华磁业等厂区及整个横店工业园区尽收眼底。
列车行驶了7分钟左右,就到了第一站——横店高铁站。
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的开通,让横店的轨道交通实现从“0”到“1”的跨越,加上8月底通车的横店高铁站和改扩建中的横店通用机场,铁路和机场航线的开通并线,让横店一个小镇实现了“铁公机”三位一体的交通梦,为横店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翅膀”。伴随着一条条城市道路的打通成网,横店的发展动脉也将全面畅通,横店人走出去、游客走进来,将更加便捷。
又过了15分钟左右,到了会展中心站。这段轻轨出了地面,在高架上运行,可以俯瞰东阳城区。
窗外,学士桥横跨在宽阔的东阳江上,几只白鹭在江中绿洲上觅食,不知何故,忽然惊起,白色的翅膀,上下翻飞,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发出亮光。
一只黑色的雏鹰,从对岸江滨公园的绿地振翅飞起,在江面滑翔出长长一段距离,又往回盘旋了一圈,展翅高飞了。
我指着窗外,对丈母娘说:“快看,对岸那高高的大楼就是原东阳电视台(东阳市融媒体中心),边上就是晴晴(我女儿)读书的东阳市外国语学校,再过去就是东中。晴晴就是从这个站下车,走过那边学士桥,到学校上课的。”
丈母娘瞪大眼睛问:“哪个是她们教室?”
“就在大门左手边第一排教学楼。”
自从去年轻轨开通后,女儿就自己坐轻轨来回学校,既省时又省钱,还方便,让我们平常百姓也享受到了轻轨开通带来的真正实惠。
列车前行,驶过了东阳境内的几个站点,听到广播播报到了国际商贸城站。
“现在到义乌进货,都不用开车来了,坐轻轨在这里下车,到市场里点好货,再让老板把货发过来就好了。”丈母娘说。
“其实商贸城我都好久没来了,现在都在微信里下单,托运车送货上门,多轻松啊!十多年前,什么货都要自己来进,骑辆摩托车,几个市场跑下来,满满的货,装得跟大篷车似的。一大早来义乌,等回到家,天都黑了。冬天冻死,夏天热死,来义乌进趟货,真的要累死!”
到了秦塘站,往金华方向需转车。没来之前还蛮担心的,以为很麻烦。不承想,只是站台两边相隔几米门对门的两列车换乘一下,就像在家里,从这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那么简单方便。
列车快速前行,不长时间,就到了金华南站。
“记得20岁时来金华市区培训,老厂长知道我们刚从农村出来,没见过火车,特地带我们到金华南站来看火车,这才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火车。”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我不由感慨道。
“那时候的绿皮火车真挤,真难坐。还记得20多年前,我们去北京,就在厕所边的过道上挤了两天,现在出门都坐高铁了,真是又快又舒服。”丈母娘也感叹道。
当列车行驶到大堰河街站,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就是诗人艾青的这句:“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大堰河,一个多么亲切的名字。
去年金华作协开通了公众号,取名就是《大堰河文学》,作为一名会员,我是每期必转。自己也在《大堰河文学》上发表了几篇散文,对“大堰河”这几个字倍感亲切。
终于到了万达广场站,离地铁口百来米,就是回武义的809公交停靠站。
“这次你带着我坐了一趟,下次我就可以一个人坐轻轨回家了。”丈母娘高兴地说。
“再过几年,当轻轨联通武义、永康,我们回武义就更方便了。”站在公交站台上,望着万达广场站出口,我憧憬道。
轻轨准点、高效、安全、便捷和价格亲民等优点,使其成为普通百姓公共出行的“新宠”。
上午赶到武义配好了助听器,午饭后,我们就坐着轻轨原路返回横店。
金武快速路和义武公路的开通,以及轨道交通的连接,拉近了武义与金华市区、义乌、东阳的距离,家乡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一声“前方到站,终点站明清宫站”,意味着这次我为丈母娘当导游的轻轨体验行即将结束。
而与我们同车前来横店影视城游玩的旅客,在跨出车厢的同时,意味着横店影视城穿越之旅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