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金东新闻

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

新区更新更劲更“金”彩

记者 倪国栋

10月25日,金义新区三季度经济报表出炉:地区生产总值238.3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省(5.4%)和全市(6.1%),位列全市第二。

“大成绩单”瞩目,背后是一张张“小成绩单”的精彩,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新区打法”带来的“新区气势”。

今年以来,新区以“三大突破”专项行动起笔,配套“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并迭代推出项目工作“一周一例会”制度,以淋漓尽致的“区领导躬身入局、一线统筹,部门镇街补台补位、组团攻坚”工作格局,在激烈的机遇“窗口期”竞争中杀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透过三季度报表,这条新区特色味更浓、含金量更高的向上曲线,正是一种鼓舞、一场印证——

其一,工业“量质齐升”释放发展动能。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7.9亿元,增长7.8%,增长率居三大产业之首;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5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第1位;高新技术、数字经济、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6%、54%和90.3%,均为两位速增长,增速均居全市首位。这些数据表明,新区正为打造金华“十条重点产业链”“浙中科创走廊”持续发力,一心一意、向新向绿。

其二,展现主战场主平台作为含金量高。今年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8.9%,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35.8%,两项增速均居全市第1位。累计发行国际班列56320标箱,同比增长5%;去程42926个标箱,同比增长19.5%,新区正持续锚定金华“国际陆港枢纽”突破攻坚,燃擎浙中、干劲十足。

其三,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活跃,消费热力涌现。今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8%,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36亿元,同比增长4.1%。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因素带动下,新能源汽车零售额34.89亿元,增长28.4%,线下门店类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增长13.7%。投资的增长和消费市场的“绿潮涌动”,显示新区经营主体信心的不断增强、新型消费的兴起,必将不断催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在深入实施“五大会战”“十个一”中大项目推进、“三大突破”专项行动的这几年,新区抢抓机遇“窗口期”,不断拓展新空间、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打造多个高能级平台为“七星拱月”之势,构建以效率为核心的更优营商环境、构建与“增长极、新中心”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与势,在此不断汇聚。

10月20日,新区“骊勒科技”年产30万套智能增程器项目首台增程器及电驱零部件下线。这是新区“腾笼换鸟”招引落地的标志性项目,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的同时,还在完善新能源及其上下游全产业链补链强链上迈出关键一步。

事实上,不止于“骊勒科技”,项目所在的新区东片更是发展平台集聚、创新活力澎湃、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听取蛙声一片”:金漪湖科创策源地、金华科技城、浙中实验室、金华理工学院、龙芯智慧产业园等项目起势成势,“新”“绿”产业纷至沓来,“产城人”深度融合的现代化一流新区正开启“加速跑”。

位于新区的杨梅塘铁路货运中心项目施工如今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是华东国际联运港的核心部分、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重要节点工程。项目落地,处处是“新区速度”:塘雅镇7天100%完成898户土地签约,35天100%完成133户民房征迁,25天100%完成53座养殖场腾空签约;东孝街道50天完成1449亩土地及142户农户92幢农房的征迁……可以说,没有自上而下的一股干劲、自内向外的并联合力,也就没有新区以“干”字当头的效率与激情,而这毫无疑问正是擦亮经济三季报、加快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的“新区密码”。

干出第一流,干出人民满意。三季度经济报表中,能读到更多精彩与希望。

“八仙积道共富带”精彩呈现,成为节假日市民旅游消费热门打卡地;“仙佛诗歌共富带”加速推进,致力打造的山区绿色农业共富发展新模式,让“新”的魅力和活力不仅体现在新区的城市、产业园里,也撒向更广袤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更新更现代化的发展布局,带来更新更美的同心共富图景。前三季度,新区实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999元,同比增长6.5%,增速居全市第1。

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之稳、动能之强、含金量之足,是新区高水平夺取“全年红”“全年胜”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