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陆港集疏运体系和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情况
港产联动开新局 创新赋能促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11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陆港集疏运体系和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玲玲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锚定“港”“廊”“链”主战场,进一步强化举措、精准施策,不断开创“以港强市、以市兴港”新局面,全力积蓄科技创新强劲动能,更好助推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伟亚、姜玉芳、李俊、金文胜、陈峰齐、金时刚,秘书长周丽水参加。副市长章旭升作相关汇报。金义新区管委会主任黄国钧参加相关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到甬金衢上高速公路金华城区段项目武义江特大桥、华东国际联运港港务中心大楼、浙中实验室、金漪湖科创智造平台,走现场、看项目、问进展。
随后,陈玲玲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情况及其调研情况的汇报。部分与会人员作了交流发言。
陈玲玲指出,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全力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展顺利,要素争取力度空前,开放通道不断拓展。下步,要锚定目标任务,在改革赋能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上下功夫、见实效,抢抓政策重大机遇,加快健全体制机制,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赋能国际陆港枢纽建设蹄疾步稳。要在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上下功夫、见实效,接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补网强链,聚力建设陆港大平台,全力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深化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提供更强的基础保障。要在培育发展枢纽经济上下功夫、见实效,在谋划发展规划、培育临港产业、做强现代物流上持续发力,更好把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陈玲玲充分肯定浙中科创走廊建设成效,“创新之钥”作用显现,工作体系不断健全,融合发展各具特色。她强调,要聚焦高质量,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体制机制改革活力、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奋力打造科创资源集聚高地。要聚焦高能级,加快标志性项目建设,推进差异化错位发展,完善全链条要素保障,奋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提质增效。要聚焦高水平,推动校地企融合发展,做好人才引育文章,营造科创良好氛围,奋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形成助力金华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