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整治 合力破题
义乌百余个村告别“临时用电”
记者 龚喜燕
“以前村里用临时的基建电源,负荷经常过载,尤其是夏天用电高峰期。‘临改正’后,不仅用电更安全,电费也省了不少。”昨天,提及旧改后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义乌市福田街道白岸头村党支部书记骆晓军连连点赞。他查看手机里的电费账单,“我对比上半年的电费,比去年少缴了1000多元,下半年估计省得更多”。
据悉,白岸头村从2016年开始旧村改造,全村共计有79幢、870间房屋。2022年前后,村里完成旧改,村民大多入住新房。“因电力配套设施一直未建成,之前村民用的一直是临时基建用电。”据骆晓军介绍,旧改建房时,村里向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申请了5台临时基建变。
为抢抓旧改后新农村发展机遇,白岸头村两委积极谋划乡村振兴,借助毗邻义乌市场的地理优势,探索发展直播电商行业,为村集体增收。随着产业发展,外来人口大量集聚,临时基建用电瓶颈日益显现,村民期盼早日用上“放心电”。
“临代正”全面起底
“2022年7月,这个村最高负荷超过2100千瓦,变压器、线路都出现容量不足情况。我们发现问题后,及时给村里发放了隐患通知书。”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福田站站长施文成介绍,当年12月,该村新增了2台变压器,总容量共计2800千伏安。但到去年7月,该村最高负荷达2948千瓦,再次出现容量不足问题。
据悉,义乌自启动旧村改造以来,尤其是大刀阔斧实施农村有机更新后,整村拆迁安置、农村旧改项目较多。更新过程中,普遍使用临时基建用电,但因农村建房施工周期进度不一、配套设施资金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有些村庄村民入住后,临时用电没有转为正式用电,农户仍按临时用电标准缴纳电费,由此出现“临代正”现象,白岸头村并非个例。
“‘临代正’用电安全隐患比较多,除了线路过载、电压不稳,有的村还存在私拉电线、乱拉乱接等情况。加上临时用电设备一般是村集体自有产权,缺乏专业有效的检修维护,安全隐患难以及时发现。”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村民来说,“临改正”不仅用电更安全可靠,电费支出也更省。但农村有机更新是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临时用电改造面临诸多难题,需要多方合力解决。
正因如此,安置房的临时用电问题也成为群众呼声较高的“疑难杂症”。据悉,在省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省电力公司聚焦临时用电转正式用电问题,主动协同地方政府、纪委监委开展专项整治,同时成立省市县联合工作组,采取“永临结合”、分区接收等措施,确保应改必改。今年初,金华也启动了全市域临时用电问题整治工作,由金华市纪委监委和国网金华供电公司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全市域临时用电问题全面起底,推动市县乡三级联动、一体推进。
“问题村”集中整治
借着这股“东风”,义乌成立工作专班,加快推动“临改正”问题整治。“我们协同镇街、村集体,采取一村一策,定期会商,条件成熟一个就整改一个,一一对账销号,配合地方政府集中精力整改,合力破解这个难题。”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针对各个“临代正”问题村面临不同用电情况的复杂局面,义乌专班在红线内外出资界面、项目申报、现场查勘等方面明确了相关标准,同时制定符合义乌实情的几种供电方案模板,按照“经济适用”原则,综合考虑临时用电、正式用电接入点、进线方式等,通过容量合理配置、分步建设实施等方式,将临时用电与永久用电配套工程一体化规划、设计和施工,做到“永临结合”,推动降本增效。
“问题很多,过程也比较艰难。我们每天要协调各种问题,街道、村里全力配合,纪委监委全程监督服务,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该负责人表示,在多方合力、“非常力度”下,义乌“临改正”也实现“非常速度”,包括白岸头村在内首轮74个“临代正”问题村(社)已完成整改,第二轮50个问题村也基本进场施工,目前还有20个未完成,争取11月底“清零”。
以改促优提升获得感
解决问题的同时,供电部门也主动延伸服务,为村集体优化设计方案,帮助用户减少投资成本和建设周期,如针对住户采暖方式和新能源车骤增的情况,为“临改正”的佛堂镇堂楼下村优化供电设施配置,减少村集体投资11.7万元。同时,推行“一户两表”电价优惠政策,让村民省心又省钱,更有安全感和获得感。
“配电房建好后,供电公司就帮村里完成一户一表改造,还优化设计方案,把一区(别墅区)原来的电缆分接箱从壁接式改为落地式,大大提升改造进度。上个月,村内临时用电架的电线杆、架空线也都拆除了,产业和居民用电都不再愁。”骆晓军还算了一笔账,原先按临时用电向村民收取0.8元/千瓦时电价,每月需电工挨家挨户抄表、收费,“临改正”后,居民按照阶梯电价自行缴费。“4800度以下,电价只要五角多,最高的阶梯电价也只要8角多一点。像我家有4间房,出租后每月要用三四千度电,算算一年能省不少钱。”
更让他满意的是供电公司推行的“一户两表”政策。鉴于旧村改造后,普遍存在一楼用于办厂开店、二楼以上用于居住等复杂情况,义乌采取“一户两表”计量模式,即根据实际情况一只表单独计量工商业用电电量,执行工商业电价;另一只表单独计量居民生活用电电量,可申请“一户多人口”电价,增加居民阶梯电量或执行居民合表电价。“我们村已有十几户申请安装‘一户两表’,供电公司会免费上门安装电表。我家是2个月前申请安装的,我看了一下电费账单,上上个月是1039元,上个月才522元,根据用电量测算,至少还能省三分之一。”
另据了解,目前义乌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有机更新电力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推动后续电力基础设施与旧改“同步规划、同步出资、同步建设”,从源头上根治“临代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