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麻糖又飘香
家门口的“美丽经济”强村富民
记者 王志坚 文/摄
金秋时节,麻糖飘香。日前,记者来到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廿家”共富工坊,只见一楼大厅的展柜上整齐排列着各种口味的麻糖,多名顾客正在选购;在二楼生产车间,麻糖师傅正干得火热,小米、玉米、黑芝麻、花生、红薯条……各种原料与现熬的红糖均匀搅拌,放到模具里压实,再切成一片片酥脆的麻糖。
“11月初,这里就开始切麻糖了。现在生产车间安排了两班师傅,每班4人,主要加工定制的品质麻糖。”“廿家”共富工坊负责人介绍,目前团购订单较多,主要用于伴手礼。后续,企业订单量会加大,“很多企业把特色麻糖当义乌土特产送给客户,或作为年货分发给员工”。
据悉,该共富工坊目前日均生产麻糖200箱,有10余个品种,后续还将推出更多麻糖品类及周边产品。“下个月会进入销售旺季,到时我们还要去李宅村‘借’切麻糖的师傅,麻糖节时也将与李宅村互动,通过直播带货,把李宅麻糖推广到全国。”工坊负责人说。
李宅是义乌远近闻名的“麻糖专业村”。刚踏进一家位于村口的麻糖作坊,就闻到了车间里飘出的阵阵香味。
“麻糖销售季持续3个月左右,旺季时日均能销售200多箱麻糖。”手工麻糖制作人陈姚平告诉记者,她和丈夫从事麻糖制作已有15年,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其中有一名老客每年都会订购2000多箱赠送给亲友、客户。
在另一家麻糖作坊,制作人李巧娟说,今年新增了一台包糖机,可以将麻糖像糖果一样一片片包装起来,不仅卫生、方便食用,还能长久保鲜。“今年新增了红枣味、瓜子味、杏仁味、红薯味、玉米味等多种口味产品,都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开发的,大家的选择余地更大了。”
“李宅麻糖没有任何添加剂,卫生也搞得很好,一直以来口碑不错。卖得好的作坊,下半年仅3个月就能赚四五十万元。”李宅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浜介绍,该村目前共有15家麻糖制作作坊,去年全村麻糖产值超500万元,今年预计能达到七八百万元。该村通过重点打造“麻糖一条街”,发展麻糖“甜蜜产业”,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以产业帮扶铺就共富路。
据悉,李宅村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切麻糖。近年来,廿三里街道大力推动传统手工麻糖全产业链发展,助推李宅麻糖加工从小作坊生产发展为如今规模化、产业化运作,并为其插上电商、物流的“翅膀”,实现农产品深度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让家门口的“美丽经济”强村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