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蔗”为媒 共享甜蜜
本报消息(记者 胡雅心)又是一年丰收季。11月10日,金华开发区罗埠镇越溪村第九届甘蔗文化旅游活动如期而至,广大村民、游客欢聚一堂,以“蔗”为媒,共赴一场甜蜜盛会。
越溪村种植甘蔗历史悠久,独特的土质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甘蔗,并形成种植规模,成为远近闻名的“甘蔗村”。立冬过后,越溪村进入了甘蔗收割、制糖深加工阶段,红糖工坊里开始忙碌起来,空气里满是甜蜜的味道。村游客中心的农产品展销馆里,罐装红糖、甘蔗酒等本地特色农产品被摆在醒目位置。
当天的越溪村人潮涌动,村里的市集上各种美食小吃、日用商品、玩具等琳琅满目。美食一条街上,甘蔗馒头、甘蔗汁、现熬红糖、冻米糖、麻糍、盐卤豆腐干、油泡、汤团、肉圆等各种农特产品都在现场制作、展销。广大村民、游客边走边逛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还可以体验拔甘蔗、挖红薯、熬红糖等农事活动,感受一番乡间野趣。
精彩火热的开场舞点燃了开幕式现场的气氛,群众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仪式上,越溪村对2024年新生入学和优秀学子进行奖励,还综合甘蔗的重量、长度和粗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为获奖的农户颁奖。
获评一等奖的朱晋华是一位种了40多年甘蔗的资深蔗农,他自豪地说:“我觉得很开心,已经连续五年获奖。我的秘诀就是,像照顾小孩一样去细心呵护甘蔗。”
“甘蔗王”的评比、拍卖也是每年的保留项目。今年的“甘蔗王”从200元起拍,广大游客、村民争相出价,竞价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将现场的活动氛围推向高潮。最终,来自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泰国留学生赵净婉以9300元的价格拍下“甘蔗王”,还被聘为本届甘蔗文化旅游活动的形象大使。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思,越溪村是个很有故事感的村落。”第一次来到越溪村的赵净婉这样评价。作为行知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来自俄罗斯、泰国、阿富汗等地的留学生以及学校其他师生还在越溪村还开展了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表演汉服走秀、舞蹈、独唱等节目,并深入体验越溪村的甘蔗文化。
通过宣传越溪村种植甘蔗历史、罗埠农特产品展销、甘蔗节美食一条街,还有江滨小学“小江鲤生态园”研学活动、流光堂国学课堂、胜德堂传统民俗文化等,越溪村以独有的文化特色,为广大游客呈现了一场可吃、可玩、可逛、可购、可赏的文旅盛宴
近年来,越溪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甘蔗产业,发展红糖厂、柔柔甘蔗酒坊等产业,打造品牌带动式共富工坊,同时大力发展研学游、亲子游,以旅游促进甘蔗衍生农产品销路,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校村联合实验基地等载体,真正实现“打造实践基地、共富工坊、整村参与、家门口就业”,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百姓在“蔗”里收获甜蜜。
“今年,我们村共有600多亩甘蔗,通过甘蔗及衍生品加工、销售,大大提升了产业链附加值,还接待了10多批次、超1.2万名研学学生,今年产值预计可达到2000万元。”越溪村党支部书记朱胜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