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东阳新闻

“非洲之角安全、治理、发展”智库研修班走进南马

推动交流互鉴 共探共富新路径

本报消息(记者 董超毅 通讯员 应叶蓓)11月13日,由外交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非洲之角安全、治理、发展”智库研修班走进东阳市南马镇,14名来自非洲之角国家的智库学员,走访了南马镇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联合村共享田园和正在建设的影视基地,详细了解南马镇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融合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成效,探讨浙江在粮食安全、社会治理和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中非交流互鉴,携手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进向研修班学员详细介绍了该村依托瓷窑文化,深度推进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联合村以千年古窑遗址为依托,打造出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和生态娱乐于一体的共享田园。“我们还在积极建设影视基地,未来将通过影视拍摄、文创开发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张永进介绍,依托特色资源,联合村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基底、旅游为引擎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一模式让前来参观的学员特别感兴趣,他们详细询问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筹措、运营管理模式及经济收益分配情况。

花园村党群服务中心是南马镇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在这里,智库学员们了解该村围绕党建引领、治理创新的经验成果。花园村依托“党群连心”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打造了集村务公开、便民服务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的精准化、科学化。

花园村的探索让学员们对中国式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员们表示,这些经验对非洲之角国家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座谈交流中,南马镇党委副书记蔡跃权向学员们介绍了该镇锚定“现代化工业强镇、共同富裕先行镇”发展目标,通过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智库学员们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就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讨论。“浙江南马的经验表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期待未来能与中国有更多合作,把这些理念和模式带回非洲。”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助理教授尤纳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