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文章导航

兰溪打造“最小治理单元” 止争解纷驶上“快车道”

王卫英

“多亏调解员一次次帮我们撮合,我们两家现在握手言和,乡里乡亲的,确实没有过不去的坎。”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村民张大伯向水亭司法所的几位调解员表达了感谢。原来村民老童在自家宅基地上盖了3间砖房,为了院内安全,他紧挨着邻居张大伯的房墙建了一堵围墙作为院墙。如果到了汛期,雨水就会聚集在两家之间,无法流出,张大伯便制止老童建盖围墙,由此两人多次发生争吵冲突。受理此纠纷后,水亭畲族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当即选派了调解经验丰富、调解能力强的调解员联合村内专职调解员,一起上门走访调查。经过调解员的反复沟通,明法析理,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童大伯自行封闭自家房屋后侧的门洞,同意给老张重新浇筑拆除部分的水泥地基,留出距离排水,老张房屋被拆除的墙体自行修缮,两家的纠纷至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解决邻里纠纷,需要我们调解员走村入户,将调解服务延伸至家门口、田间地头。”兰溪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兰溪市司法局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切入点,积极优化机制,运用“网格员巡查、调解员化解”的“两员融合”制度,组建“巡回调解团”,今年共巡回调解51次,化解疑难矛盾纠纷37起,调处非正常死亡案件10起。主动深入基层,将“周一听信访”升级为“周一下村接访”,“敞开式”吸纳问题。通过预警快调,变“问题清单”为“诊断方案”,将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等指标纳入平安稳定“体检”清单,建立定期“体检”制度,针对问题开出具体化解方案。如根据“体检”清单显示辖区存在盗窃、电信诈骗案件等,则告知主管部门在日常巡逻、宣传时加强防盗、反诈、交通安全的重点宣传;出现矛盾纠纷的则“对症下药”,联合属地派出所、基层法庭,变“案发现场”“审判现场”为“调解现场”,推动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同时,充分发挥“和合梅美”“聚仁馨”等省级金牌调解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兰溪市基层社会治理品牌全面开花,如香溪镇上李村的“顺李成樟”,将樟树下的说事场所提炼成“三提三解”说事制度;游埠镇的“尚合”调解法入围金华“枫桥式工作法”,早茶街的“静早”调解工作室融合“郎静山故里”“早茶文化”,尽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黄店镇的“月半会”,则邀请党员、村民代表等成立村务协商委员会,开诚布公协商村务事项、化解矛盾纠纷。

兰溪市打造一个个“最小治理单元”,高效率、低成本地止争解纷,实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司法服务触手可及,绘就兰溪好“枫”景。截至目前,今年兰溪市共调处矛盾纠纷4258起,其中镇村内调解2642起,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成效明显。


网站简介 | 公司简介 | 广告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