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新渥 提升药乡韵味 共筑品质新城
记者 陈冰冰
“现在村里越来越漂亮了。”在磐安县新渥街道迎宾社区上亨堂村,71岁的村民金福灯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近年来,上亨堂村在老屋拆建改造的同时,先后完成了道路改造、绿化以及观景塘、排水排污工程、篮球场建设,并成功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以前村里还有很多泥路、石子路,下雨天污水横流,现在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支书马家武介绍,这几年,上亨堂村和旁边的下马溪小区一起投入700多万元进行改造,成效显著。
上亨堂村的变化只是新渥街道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一个缩影。成功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后,新渥街道继续乘着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的东风,聚焦“五个现代化”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实效导向、民生导向,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提质增效行动,激发城市活力。“我们坚持产城融合,以加快实施民生项目,提升城市温度;坚持优化服务,以改革赋能基层治理,提升民生厚度;坚持特色引领,以链群融合创新提质,来提升产业高度。”新渥街道党工委委员、常务副主任朱军旭说。
两年来,新渥街道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4个,新增省级污水零直排示范区3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8个,扶持3个“落后村”创下省A级旅游景区村,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带动了药镇品质的整体提升。为解决企业招人、引人、留人瓶颈,加快人口聚集,新渥街道主动衔接园区、企业,在周边科学布局教育、医疗、公园等配套服务设施,磐安县中医院、磐安县职教中心、新城中学、磐安汽车南站、车辆检测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深泽幼儿园、深泽小学改扩建等10余个民生项目先后建成投用,福新农贸市场、磐安县委党校迁建等加快建设……随着公共资源不断集聚,常住人口增加了6000余人,形成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街道还依托杭温高铁站场、诸永高速出入口两大交通枢纽,开展路网体系融合提升行动:对外,完成后力—云山段改扩建,启动S316新渥至仁川段、S217三联—新渥段等省级重要交通道路建设,“两纵两横”的主干路网系统逐步完善;对内,打通“断头路”5条,道路“白改黑”64.5公里,新增充电桩257个,智能停车场4个,居民出行体验显著优化。
中药材产业是新渥街道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新渥街道通过“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今年我家4亩浙贝母收入达10万多元,比去年增加不少。”新渥街道杨山村的种植户杨国兴将增收归功于浙贝母GAP示范基地建设。新渥街道依托中药产业大脑,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域GAP示范区建设,全流程按照“六统一”标准种植采收,提升道地药材有效成分含量15%以上,促进药农增收37%以上。与此同时,在磐安县有关部门协助下,街道引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组织实施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33项,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3项,先后开发药妆、药饮、药食、药酒等中医药大健康产品56款。助力4家中药加工制造企业实现升规,一方制药在全市率先取得配方颗粒GMP论证,大晟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开始量产。
面对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新渥街道还联合相关部门,立足中医药产业优势,建立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和安宁疗护”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已服务失能、高龄、残疾、终末期长者300余人。现阶段的江南药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格局越来越清晰,年产值已超9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百亿元大关。
“新渥街道要立足新起点、新方位,主动把再创辉煌这一目标融入新渥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全力塑造与‘感恩奋进城市样板’相匹配的发展能级、综合实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江南药镇、高铁新城’的知名度、带动力,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镇域典范。”新渥街道党工委书记吕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