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5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80多个微信群响不停 居民诉求件件有回应

“家庭警察”李建标随时在线

记者 胡晨歆/文 通讯员 曹燕红/摄

“标叔,在吗?”李建标的手机屏幕上弹出一条微信消息,他连忙打开查看,原来是辖区居民抱怨邻居养狗扰民。认真回复后,他刚想放下手机,另一名居民遭遇亲戚欠钱不还的烦恼也来了。

作为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苏孟乡派出所合山头村和苏孟村的社区民警,从2020年开始,李建标拥有了一个专用于社区警务工作的“家庭警察”微信号。自此,“家庭警察”微信号让他与辖区居民紧紧绑定,这个不打烊的线上警务室也成了他接收、处理社区大事小情的阵地。

李建标介绍,苏孟乡苏孟村、合山头村拥有常住人口2600余人,暂住人口6000余人,企业100余家。“我分管的片区流动人口多,还有不少的企业,群众的求助、企业的需求要是一个个去问,工作效率肯定不尽如人意。”

为能更了解群众的需求,李建标将自己的“家庭警察”微信二维码、工作照及手机号张贴在每个村的公告栏,加入各类居民微信群,并在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发放警民联系卡,邀请居民们扫一扫。现在,这个微信号好友列表里共有2600多个名字,还有80多个警民微信群、8500名群友。

“标叔,在吗?我的外卖被人偷了。”5月下旬,辖区居民陈先生给李建标发来求助消息。

看到消息后,李建标立即赶到现场,开展梳理排摸,很快锁定嫌疑人。陈先生没想到,这位社区民警不仅对这起外卖失窃案如此上心,帮他找到了偷窃外卖的人,还教育督促对方进行了赔偿。陈先生说,虽然这份外卖只值28块钱,收获的却是满满的安全感。

苏孟村居民小赵家的老人多年前从新安江搬到苏孟村,但因旧证件遗失一直没能落户。李建标从微信群了解到该情况后,立即联系户籍民警追根溯源查资料、写证明,给老人落了户。

合山头村的李阿姨家孩子上兴趣班被多收了800元钱,李建标到场了解情况后,耐心协调帮忙退回……

精耕细作之下,苏孟村、合山头村有效警情同比下降20%,矛盾化解率达到95%。“只要心怀诚意,群众早晚能看见。”李建标说。

平时,李建标还会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最新的反诈案例、反诈海报,提醒居民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群众有危难我定义无反顾。”现在,李建标的“家庭警察”微信群每天响个不停,成为居民的重要沟通渠道。他认真对待每一次求助,重视每一起警情。从警17年来,他救助群众1000余次,消除安全隐患1500余起。

因工作表现出色,今年55岁的李建标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先后获评分局“孺子牛”、十佳“家庭警察”等称号。

“没有同事们的协同助力,没有辖区群众的鼎力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现在。”获得一系列荣誉后,李建标这样说。谈起今后的工作打算,他笑着说:“继续坚守基层,守护百姓安宁,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排除隐患、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