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磐安新闻

以“赶茶场”为名 共飨磐安茶旅融合盛宴

记者 毛伟军

“在家的玉山人大多来了,古茶场周围人山人海。”“这是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最多、人流量最大的一次磐安‘赶茶场’秋社盛宴。”……这一天的盛况免费流水席足以印证:当日流水席仅大米就用掉4000公斤。

11月16日是农历十月十六,是磐安“赶茶场”秋社民俗活动的日子。“宋韵古茶场 浙里茶生活”磐安“赶茶场”活动暨“赶茶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周年庆祝活动在玉山古茶场举行,万人齐聚闹秋社、庆丰收,共飨一场延续千年的茶旅融合盛宴。

活动以“磐安‘赶茶场’、人类非遗、茶生活、茶习俗、茶旅融合、磐安非遗”为主题,围绕祭茶神、民俗踩街、迎大旗、茶技艺、茶文化等传统习俗和茶事活动,结合磐安文旅资源、茶食资源、非遗特色举办一系列活动,呈现一场具有时代内涵的茶生活精品盛会,充分展示磐安茶旅融合发展的活力。

“这是我迎大旗20多年来见过最壮观的场面。”尚湖镇岭干村村民倪佳科说。在古茶场广场上,九面大旗迎风招展;玉山台地39个村组织78支民间表演队伍巡游踩街表演,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集聚一堂;这次秋社还兼具庙会和物资交流集会,现场热闹非凡。

除了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表演外,更多精彩活动在磐安全县上演。“建议做好非遗项目资料、实物的保存和收集。”“要加大‘赶茶场’传播普及力度,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非遗资源,做深磐安茶文化文章,向世界展示磐安独有的茶文化魅力。”……在以“‘赶茶场’的系统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4“赶茶场”座谈会上,省内多位非遗专家、学者齐聚磐安,为磐安文旅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入选人类非遗后,“赶茶场”也引来社会更多关注。为此,磐安扎实推进项目保护传承工作,制定“赶茶场”保护计划,成立“赶茶场”保护工作专班,使“赶茶场”得到有效保护、赓续传承和创新开发,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赶茶场”保护体系。

“这是磐安云峰茶,请您品尝……”磐安云峰茶制作技艺展位前,工作人员正招待游客。设在古茶场内的“茶和天下·品茗雅集”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今天不仅观看了精彩的民俗表演,大饱眼福,还可以慢下脚步细品地方特色茶,体验制茶过程,很开心,也希望这些传统技艺都能好好传承下去。”一位来自宁波的胡姓游客说。

除了磐安云峰茶,长兴紫笋茶、安吉白茶、金华酸茶等汇聚一堂,让游客们一次性欣赏到多种优质茶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达有首次来到玉山古茶场,他对磐安茶文化赞不绝口。“磐安茶韵味独特,这里的山水赋予茶叶别样气质,每一杯茶都像是大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艺术品。”

一场“赶茶场”秋社活动,不仅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更有利于带动古茶场茶旅融合深度发展。“我们将积极打造茶民俗展示平台,创新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点、以‘赶茶场’民风民俗为看点的特色节庆活动,融合玉山台地农民丰收节、文旅市集、农产品展销会等,不断拓展‘赶茶场’发展之路,让这项人类非遗文化影响更深远。”玉山镇党委书记陈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