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一校:“博物馆”主题活动让学生当主角
记者 卢师慧 文/摄
11月22日下午,东阳市吴宁第一小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由学生自主组织策划的活动盛宴精彩上演,尽显独特教育魅力。
走进四年级的学农展示活动现场,四(一)班的陈泽曦、傅梓芯身着整洁校服,正在为在场人员讲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和稻谷的发展历史。一旁,是该年级学生精心绘制的各种农学相关的手抄报。“我要一碗蛋炒饭”“我也要”一阵嘈杂声中,只见四(五)班的卢子昊化身 “小大厨”大展身手,用稻米精心炒制的蛋炒饭香气四溢,引得不少同学纷纷围拢过来。在手工制作展示区,同样摆满了学生们亲手制作的与农学相关的作品。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该校德育处与四年级老师共同策划,旨在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四年级学生组织策划展示,其他段的学生分批次和时间下楼参观学习。”该校德育处相关负责人楼浩鑫说,这样的活动不仅生动展示了四年级段学生的学农成果,更在校园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更多同学深切领略到了农学的独特魅力以及劳动的宝贵价值。
与此同时,二年级的红领巾博物馆活动也在校园的另一角如火如荼开展。踏入活动区,展示墙上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便映入眼帘,上面用五彩斑斓的色彩描绘着英雄故事、红色历史等内容,传递着学生们对革命先辈深深的崇敬之情。高年级段的学生站在手抄报前,认真地阅读着、小声地讨论着,沉浸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之中。“两个馆我都去体验了,感受到了稻米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粮食。知道了红领巾的来历。”三年级的吕培瑜穿梭在农学馆和红领巾博物馆之间,收获满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红领巾博物馆,二年级的学生们还自制了各种角色牌,有讲解员、收藏员,还有现场维护员。“看到一些展示牌倒下去,维护员就会上前扶起,还会对来体验的其他学生进行引导。”楼浩鑫说,学校对二年级的红领巾博物馆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希望将其打造成学校的特色品牌。学生们通过收集红色藏品资料、开展红色主题班会,深入了解了红领巾所承载的光荣使命以及背后的历史内涵。各班老师更是悉心指导学生们制作手抄报、手工作品,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去讲述红色故事,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爱国情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
学生“唱主角”的教育方法在吴宁第一小学落地生花。该校校长陈红亮表示,学生自主组织策划的活动已经走过了三年,充分展现了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打造了锻炼与展示自我的优质平台。后续,其他年级段的学生也将开展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