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队伍 促发展 奔共富
兰溪永昌街道:奋力打造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副中心
张婧 方一丹
“生石花是多肉植物,既可以观赏也能净化空气,很受年轻人的喜爱……”近日,在兰溪市永昌街道李渔风情街的繁锦园艺共富工坊内,95后优秀农创客陈缘兴致勃勃地给20余名新农人讲解电商直播,将新思路、新技术、新业态带入乡村,进一步构建“创业指导+产业孵化”格局。
添活力 强队伍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今年以来,兰溪市永昌街道聚焦干部队伍培养、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等重点工作,汇聚资金、人才、技术、信息要素支撑,锚定“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副中心”总目标,强化结果导向,找准主攻方向,弥补短板弱项,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永昌街道深化“青蓝相继 薪火永传”机制,优化“老中青”干部梯队建设,围绕街道“五大会战”中10个重点项目组建攻坚小组,20名师徒在一线结对挂帅攻坚,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加快推动红店头低效用地整治、建武高速征迁等重点项目提速见效,不定期“晒”出干部攻坚“成绩单”,评选3名“成长之星”,持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为强化人才赋能,汇聚发展力量,上半年,永昌街道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走访在外兰溪人,对接人才项目,完成1名国家级人才申报。深化“李渔家”农创客共富联盟,吸纳10余名农创客和2名乡村CEO入驻李渔风情街,联合打造“乡创一条街”,开展电商直播培训4次,覆盖新农人群体100余人次,带动百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10月1日,李渔风情街正式开街,“十一”期间,举办“闲情雅趣 品味李渔”文化盛宴系列活动23场,开展优质农产品直播展销,提升“兰城李渔家”品牌影响力,日人流量最高达2万余人,日营业额最高破6万元。目前,风情街新入驻业态达40多个。
优结构 促发展 鼓足经济提振信心
寒风渐起,又到甘蔗丰收季,各地甘蔗新榨季陆续开启。甘蔗渣,是榨糖厂对甘蔗压榨提汁后剩下的废料,一般的去处是被当成垃圾、燃料处理。这些“废物”,在位于永昌街道的浙江众鑫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里却成了“宝贝”。从广西运来的甘蔗渣浆经由生产车间加工成型后,制成可降解餐具。搭乘循环经济和“原材料零排放”等时代快车,“众鑫股份”今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成为兰溪市第4家主板上市企业。
“为助力‘众鑫股份’成功上市,永昌街道配备项目专员,多次上门协调解决企业问题,现场指导安全生产和环保等工作,帮助企业顺利上市。”永昌街道经济生态办主任朱一帆说。
今年以来,永昌街道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有感为导向,做好企业发展各项要素保障,助推传统优势产业大力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全面突破强链延链。鑫海纺织、华泰铝轮、申迪机电相继投入资金开展技术改造,同力铝业、海钜智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竞争力。
乡村要振兴,项目是关键。永昌街道今年争取各项省级财政项目资金63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其中和利冷链项目、凌家蛋鸡产业共富集聚区项目(一期)分别被评为二、三季度骏马项目。
增动能 奔共富 绘就乡村振兴美景
“我们以李渔文化为引领,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带和乡创空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永昌街道文旅分管领导朱旭霞说。
永昌街道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李渔的故里。在永昌,李渔的农业思维也得到了传承,以李渔命名的稻田绵延数千亩,香飘十里;稻鱼共生、稻虾共生、稻鳖共生的模式不断迭代,发展成为现代农业。李渔稻田由一种产业向一道风景、一种风情转变,一粒米的革命也从生态米向科技米、文化米转变。“李渔稻田”产出的小锦大米获得了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金奖。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永昌街道严守耕地红线,新增土地流转120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000亩,今年完成水稻种植1.25万亩。同时推动产业提档,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以上,迭代打造孟塘果蔬基地及兰江蟹精品园区。
坚持“扩中提低”,提升共富指数。永昌街道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0余个,村集体以土地形式入股老街民宿、珍珠养殖、共富中心等项目,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带动就业300余人。持续推广“和美侬”企业共富体,构建“财政激励、金融支持、农户认养、公司代管”提低新模式,65户低收入农户从中受益。截至目前,辖区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4万元。
永昌街道将持续坚持解放思想拓思路,改革创新促发展,力争在推动“新时代典型工业城市”再创辉煌中贡献更多永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