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32版:庆祝《金华日报》创刊75周年特刊

兰溪水亭:农旅文旅齐发力 唱响畲乡共富曲

张婧

这几天,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柳塘章村“柚香畲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水晶柚成熟上市了,柚子树上圆鼓鼓、沉甸甸的水晶柚挂满枝头,当地村民抢抓时间采收水晶柚,一派丰收景象。

项目招引 串起民族产业带

2020年,水亭畲族乡获批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乡。以此为契机,该乡坚持工农互促发展,在1800亩畲乡创业园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南果北药”民族经济产业带。兰溪市重点农业项目——“柚香畲风”项目,落地于水亭畲族乡柳塘章村,计划投资5亿元,以“三年成林、五年成型、十年成景”为发展目标,打造出集精品水果生产、采后保鲜、苗木繁育、农业电商平台和农村创业培训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今年已采摘7万余个水晶柚,销往上海、江苏等地,利润达100多万元。”浙江锦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庆元说。

目前,水晶柚的种植已覆盖柳塘章、奎塘畈等7个行政村,总投资额5500万元,种植面积达1575亩,苗木数量达4.5万株。示范园通过“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创建,全面构建数字农业基础系统,实现从土地平整到苗木种植,再到生产管理的全程数字化运作,并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的数字农业考评。

示范园采用“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可为农户带来户均3000元的租金收入。同时,项目还就近解决60余名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农户月均工资收入增加3000元,不仅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还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每年3%的服务费及“边角”闲置流转土地租金成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稳定来源。

文旅融合 吸引八方客

在水亭畲族乡的青山绿水间,西方坞村以其独特的畲族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该村畲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是兰溪市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村。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项目,西方坞村不仅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西方

坞村先后建起民族广场、畲乡民俗文化馆、畲药馆、畲族风情园等文化传承展示基地,使得少数民族元素在村中随处可见。在总投资700余万元的乡村振兴项目中,西方坞村升级改造山哈广场,建设凤栖楼、直播山房、姑娘亭、彩虹隧道等新景点。摇锅、抛绣球、国家非遗断头龙表演、畲族传统项目竞技赛、方言划拳比赛……每年农历三月三,山哈广场都会举办盛大的风情活动,打麻糍、做香包、蹴鞠等丰富的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畲族文化的魅力。2020年,西方坞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效的窗口。

西方坞村的“新经济”在文化氛围的渲染下焕发出蓬勃生机。与院校合作的研学基地吸引大量学生前来采风调研、文创考察和研学交流,带动当地餐饮和民宿等业态的发展,有效促进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今年以来,西方坞村共接待研学游40余场,超22000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及周边文旅业增收20余万元。

“西方坞村是以‘休闲农旅’和‘康养度假’为主题的休闲旅游景点。”西方坞村党支部书记蓝爱云说,通过挖掘和发扬畲药、畲酒、舞蹈和服装等畲族文化,西方坞村充分利用周边湖泊资源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养生、野奢、餐饮、住宿、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今年以来,水亭畲族乡对西方坞村民俗馆进行整体提升,增设畲风观景台、畲服体验区、畲情打卡点等功能区,进一步增强游客体验感与互动性,营造沉浸式体验氛围。而西姜村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通过深入挖掘姜维文化,和黄江村黄庭坚文化、横塘村姜子牙文化共同构建历史文化与农情休闲体验兼容并蓄的标识体系。

根植文化底蕴,聚力场景打造,水亭畲族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西姜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西方坞省级美丽乡村、柳塘章柚香农情体验廊道等项目建设,依托乡村运营中心、“石榴红”研学基地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招引社会资本,吸纳消费业态,打造有景有境、有声有色的特色村寨,以美丽畲乡拉动美丽经济,让共富的成果更加真实可感。

土地流转 增畲民收入

通过产业叠加、科学布局,建设具有田园风光和民族特色的休闲旅游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区。如“水上畲家”奎塘畈村,通过农超对接、土地预流转模式,做大做强莲藕采摘、休闲垂钓等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周末游。生塘胡村开展千亩土地综合整治,引进“绿色农田”项目,为全市提供农田利用管护高水平建设试点样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90余万元。

奎塘畈村是水亭畲族乡的一个行政村,拥有耕地1500多亩,由于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为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度面临土地闲置或抛荒的问题。2019年以前,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不足5万元,是省定经济薄弱村。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水亭畲族乡在奎塘畈村开展土地预流转试点,以每年每亩30元的预流转定金,将有流转意愿的农户闲置土地收归村集体,在村集体连片整理后统一对接项目主体,通过收取管理费、级差承包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自2019年至今,奎塘畈村已集中流转土地715亩,先后引进水晶蜜柚种植、稻鳖混合养殖、大棚西瓜、莲藕种植等优质项目。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5.1万元增至2020年的18.34万元,今年已超31.42万元。

“土地集中流转后,不仅增加村集体收入,还给村民的闲置土地找到了出路,增加村民租金收入。同时,也为留守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每天可赚120余元。”村党支部书记雷樟荣说,目前村里会干农活的劳动力供不应求。

近年来,水亭畲族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民族乡村振兴的有关指示精神,以“水亭溪全流域一二三产业提升发展”共富项目为牵引,迭代升级水亭畲族乡“南果北药”产业经济带内容,充分挖掘土地资源优势,破闲散、促整合,通过培育发展特色区块,建设集稻、渔、柚等产业及畲文化、田园风光为主的农业公园,打造一条“畲族未来乡村”风情线,共同推进民族村集体经济壮大和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水亭畲族乡全乡8个民族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合计350.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