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兰溪新闻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兰溪市人大创新构建 民生实事项目征集“两下两上”机制

本报消息(通讯员 童茜)这几天,兰溪市2025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紧锣密鼓推进。该市各级人大代表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围绕交通出行、农业农村、教育助学、公共安全、养老服务等领域,共提出97项民生实事建议项目。经可行性会商、必要性投票等环节后,18项代表建议项目被纳入民生实事备选清单。

“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为我们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奠定了民意和社会基础。”兰溪市府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这背后,得益于兰溪市人大深入践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创新构建民生实事项目征集“两下两上”机制。据介绍,“两下两上”机制适用于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环节,由人大核心业务下沉基层单元开展征集、征集后召集政府部门就可行性开展会商、会商后再下沉开展必要性筛选、筛选后召开主任会议讨论研究四道程序构成。该机制为实施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提供制度保障,旨在更加高效地把“百姓盼的”与“政府干的”有机融合,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民生实事项目是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说,以往民生实事项目由市政府单独向全市各部门单位和全市人民征集,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的参与感不足,存在对民生实事项目前期的征集筛选过程参与较少、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接触不多、对项目成效了解不深等问题。2018年以来,兰溪市人大稳步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从群众提出问题,到代表票决,再到监督项目实施测评,形成一个完整闭环。

那么,到底哪些民生实事项目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如何实施才能贴民心合民意?兰溪市人大从改进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前端意见征集和民意表达机制破题,创新构建“两下两上”机制,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际中。

“今年8月以来,我们起草《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示例》,为代表结合实际提出民生实事项目内容提供参考,把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列入人大核心业务下沉到基层单元,代表可就自己关注的领域开展调查研究,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至少提出1件民生实事建议项目。”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机制可以让人大代表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环节,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群众需求。

“兰溪市人大将继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切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兰溪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