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0版:教育

市区“提质减负”工作座谈会提出

做好“双减”下半篇文章 变“盆景”为“风景”

记者 叶骏

“没有成绩,没有今天;只有成绩,没有明天。”“‘双减’工作不能只看到消极方面,要多进行正面引导、正能量推进。”“要积极探索加长版课间活动,课间多一分钟也是在提质,不能为抓学业成绩牺牲学生身心健康。”

为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双减”工作成效,12月3日,金华市教育局举行市区“提质减负”工作座谈会。婺城、金东、金华开发区等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20多所示范校、优质学校负责人同场交流工作经验,研究如何继续做好“提质减负”下半篇文章。

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

超时学习、超纲教学、超前教学,题海战术、书面作业过多,晚自习上课考试、周末补课、家长打卡多……市行风监督组负责人通报了近期“提质减负”监督情况,这些明显违背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做法,在不少地方不少学校仍然存在。学生厌学、焦虑、抑郁,亲子关系紧张……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通报了今年接待个案与辅导帮助等相关情况。

在具体落实“提质减负”工作中,各校都有不少好做法。婺城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金华五中党总支书记张根有表示,“提质减负”对初中来说压力更大,但这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情,值得长期坚持探索、攻坚克难。金华五中严格按照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在课后服务上努力拓宽课程,大张旗鼓开展体艺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这个月就持续有相关节会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积极学习金华一中、金外等校的跑步打卡做法。积极推进作业管理、集体备课、教师培养等行动,不断提升课堂效率,作教育之新、成师生之美。

金师附小校长周伟英介绍学校教师、学生两头抓的做法。在教师层面,主要有集体备课、作业改革、经验分享等,学生做好“十会”习惯养成、新荣誉课程、活动课程,努力践行“心善良 行努力”德行并进的教育理念。

金东区光南中学引导学生做好三级规划: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生涯规划,让学生早点定下目标,眼中有方向、心中有目标、脑中有方法,找到学习内驱力。设置中午20分钟的“窗外时光”栏目,七年级班班有歌声、人人会乐器,八、九年级观看学科拓展类影视作品。坚持每天半小时晚阅读,引导学生与智者对话,培养终身学习习惯。除上午30分钟大课间,下午准备增设一个20分钟中课间,让学生到操场、小广场、长廊上开展推手游戏、创意跳绳、巧踢毽子等活动。日常决不拖堂,下课前两分钟设置短促提醒铃声,下课铃声用施光南的歌曲。

金东区实验小学在每天上午30分钟大课间上做了有益探索:以全市大课间视频赛为契机,体育组将“学”“练”“赛”一体化,将体育课、大课间、运动会三者融合形成有序列、有联系的整体。体育课中一年级体能操、二年级体操、三年级篮球、四年级绳梯敏捷圈、五年级足球、六年级排球的技能学习,延续到大课间活动中勤练,并在校运会中“常赛”。打造实时更新的“爱研坊”“教师工作坊”“一伴空间”等适合老师集体备课的场所。作业检查可视化,反馈及时推进“二次订正”“二次批改”,总结提炼出“作业管理20问”,从“时间”控制走向“实效”追求,希望以作业为媒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积极探索作业结果应用,延伸出“班级管理20问”“爱学生的20种方式”,鼓励老师自主抱团成长,走到学生中去。校长方青说:“问题不止20个,也不可能永远没有问题,我们就是一直走在解决问题的路上。”

丽泽中学校长陈斌说,学校建校之初就本着作业相对较少、学生不用到校外培训的办学理念让全校学生投票,最后选出20个词,包括吃好、睡好、玩好、学好等,做到校园文化墙上。今年教师节前,他又让学生就“我最喜爱的老师是怎么样的”征求意见,从600多条建议中整理出10条,鼓励老师努力为之。“校长信箱”每周平均收到100封信。“学校通过不同形式向家长、老师灌输一种思想: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绩重要很多,作业多跟成绩不一定成正比。”

东苑小学校长倪崚嶒等都提到“为教师减负”,只有这样,老师才有更多时间投身教学,校长才有更多精力思考办学。金东区教体局副局长方远密表示,“提质减负”要抓好督学、教研员两支队伍,做好教共体集团化办学。

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红星认为,既要重视提分路径,更要多优化落实育人举措,“师生关系怎么样算好,学生成绩不好的时候,他们依然很要好——教育,就是要把各种关系处理好”。

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把“盆景”变“风景”

最近,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组委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发起《守住教育的底线》联合倡议书,引发很多人转发,其倡议要守住的底线有7条:健康第一,不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教学质量;有教无类,不以拔尖的名义“掐尖”;一视同仁,不以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师生平等,不居高临下对待学生;阳光招生,不把入学机会当作牟利工具;滋养成全,不打击,多点赞,让孩子永抱希望;终身学习,不用灌输方式,教今天的孩子面对明天的世界。

座谈会上,金华开发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金静也提到这个倡议。“倡议书所说的每一条,无一不是教育人应该也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不是教育——而问题的严重性正在于此。根除教育弊端,守住教育底线,最关键的还是‘硬’的制度建设和‘软’的良好教育生态的培育。”

会上,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再次重申,我市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负面整治清单,涉及课堂教学、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课后服务、实践活动八个方面共30条,在市教育局去年4月印发的《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提质减负”要求的通知》中都明确提及。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胜军在部署“提质减负”下一步工作时指出,区域优质学校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理解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从理念问题和认知落地两方面着手,做好上下协同、整体谋划,注重“提质减负”落实到学校教育各环节,不仅要打造“盆景”,更要形成“风景”,共同营造区域良好教育生态。“提质减负”主阵地是学校和课堂,学校要做好课程设计、作业管理、课间管理等,多开展实践化课程、综合性学习。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唯指出,“提质减负”从哪个角度去深入,要盯着长板优势补短板补弱项,做自己喜欢、擅长的事情,要提高站位,规范办学;要研究教育,抓住规律;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要建强教师队伍,抓好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三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