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全域党建 答好基层善治考卷
记者 吴璇 文/摄
9.6平方公里,15个社区,常住人口14万人……对于地处金华开发区江南区块核心区域的三江街道而言,如何高质量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是重中之重的现实考题。
为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今年以来,三江街道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基层治理难点、重点,持续建强15个社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以“党建红”带动“治理优”实现“生活美”。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筑牢政治功能红色堡垒
基层治理之成效,在于组织之力。今年以来,三江街道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以党组织建设坚强有力,引领保障基层治理更加有效。
纵向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链条,将组织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横向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将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联接起来定期议事会商,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基层治理、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解决好基层难题,关键在党。基层党组织有活力,党建平台也越搭越广。三江街道以巩固拓展“后陈经验”为抓手,建立三方协同共治领导架构,由街道党工委班子及党建、城建办主要科室为主要成员合署办公,全面统筹三方协同共治工作。目前,5个试点小区均成立小区党支部,拥有党员399名,在职党员609名,并建立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小区专员、小区事务监督小组等制度,累计收集居民需求意见53条,解决物业纠纷、邻里纠纷96起;协同开展志愿服务90余次,完成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3个。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三江街道持续扩大基层治理人才队伍,高质量推进落实组织工作重点,纵深推进新时代“领雁工程”,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干事作为热情。同时,街道健全“进出育管爱”全链条,积极推进各级组织专业化建设,深化党员教育管理,厚植各级组织党建引领力、战斗力。
强化阵地资源综合利用 彰显作用发挥红色力量
“我一直对书法感兴趣,因为老年大学离得远就没有去学。没想到社区开设了长者书画室,还请经验丰富的书法老师来授课,真好!”每周三上午,三路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长者书画室开课,这是居民吴玉花的开心时刻。
长者书画室是社区依托社区文明实践站共享客厅推出的常态化文化书法类提升课程之一。“三路口社区人口多、需求多,空间小服务少,经常有居民吐槽缺少集体活动场所。”该社区党委书记叶华介绍,今年年初,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微改造、精提升,便民服务大厅和共享活动空间经过优化改造焕然一新,增设了邻里书香阁、红领巾阅读角、长者书画室、巧邻居手工坊等功能各异的区域。“为满足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各功能区实行开放共享、一室多用,让党群服务从中心走进群众心中。”
自6月改造完成后,除书法、家庭教育方面的能人,手工编织、八段锦等领域的达人也纷纷在社区开展常态化服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党群服务中心人气爆棚,低频空间使用率提升了80%。“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叶华说。
每天清晨,崇信街上的共富集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集市上不仅有来自居民自家种植的新鲜果蔬,还有各种八婺特色小吃等。“我在其他地方摆摊时,生意不景气,但自从来到江滨共富集市后,每天上午9点就一售而空。”卖罗埠豆制品的摊主高兴地说。
共富集市是江滨社区拓宽基层治理新渠道的缩影,也是社区探索党群助力共富的新阵地。“社区依托党建统领,通过社区牵线搭台、群众摆摊赶集,推动阵地建设与社区治理相促相融,让路边经济成为街市文化。”该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华说,目前共富集市有固定摊位14个、临时摊位28个,配备专业管理人员2名,为辖区及附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月人均增收4200元左右。
强化资源整合多元共治 激发共建共享红色活力
如何整合党建资源,凝聚工作合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是三江街道各社区党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年以来,婺江新村、阳光、新园等社区结合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带资源办实事,共同研究、对口解决城市基层治理各项难题,着力提升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成效。
“在社区生活,温暖常在,只要有需要或者困难,一个电话,网格员就上门。”婺江新村社区居民王定国说,前阵子网格员给他送了米和油,就连家里的灯泡坏了,也是网格员帮忙换的。
除了关注居民生活需求,社区党委还积极推进小区改造,构筑邻里关系融洽的和谐家园。婺江新村社区内均为老旧小区,由于建筑年代久远,管道老化、维护不当等问题,容易导致漏水现象。家住婺江新村北区的何阿姨为此非常困扰,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我家的地板都泡烂了,楼上住户却一直不配合处理。”无奈之下,何阿姨向社区求助。
了解情况后,社区党委联合物业多次出面,通过专业评估确定了责任方。一开始,责任方不愿意承担维修费用,社区又联系律师进行沟通,最终由责任方承担全部维修费用,成功调解了因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我们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整合辖区资源,社区治理队伍中有律师、社工等专业人士,能更好地帮助居民解忧。”该社区党委书记傅鹃说。
“现在社区的文化活动特别丰富。”11月18日,新园社区开展了非遗扎染活动,居民胡梅娟告诉记者,社区每月有活动,既有非遗体验,又有便民服务,能满足居民多样需求。今年以来,新园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文化”新模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创新服务方式,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打造居民幸福圈。
“社区党委将传统文化、非遗与党员主题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党员吴师傅介绍,11月主题党日,社区党委组织开展“手绘廉洁扇,心驻清廉风”扇面绘制活动,让大家对清廉的理解更深刻。“到目前为止,社区已经开展了12次主题活动,每次都不一样,让党员和居民们参与扎染、绘画等,大家乐于参加,乐意学习。”新园社区党委书记林丽介绍,社区还为辖区未成年人开展交警小课堂、“小小银行家”一日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社区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