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健全落实政协工作制度机制 奋力推动我市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健全人民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市政协机关作为服务政协履职的综合办事机构,坚持以“务实有为、争先创优”为导向,扎实推进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教育管理和机关运行制度机制建设,积极构建权责清晰、程序规范、关系顺畅、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我市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机制支撑。

一 健全落实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制度机制,确保机关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坚持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首要任务就是健全落实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制度机制,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地落实到政协工作和机关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全力推动市政协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在机关执行落实。定期向市政协党组汇报工作,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推进机关党组决策科学、民主、规范,更好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一体推进机关党建与委员党建工作。以“信仰之源·同心向党”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为总抓手,发挥“党建先锋榜”激励引导作用,深入实施“双建争先”工程,探索机关党建和委员党建理论联学、组织联建、队伍联培、活动联组,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共建、双向赋能的工作格局。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政治机关、模范机关”建设要求,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纵深推进新时代机关效能革命,深化年轻干部“青燃计划”,着力锻造业务更精通、工作更敬业、效能更提升、团队更和谐、自律更严格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 健全落实广泛凝聚共识制度机制,着力彰显统一战线组织的政治功能

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进一步加强凝聚共识工作的制度保障、机制安排、载体支撑。在教育引领中筑同心。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制度,健全以机关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报告、现场学习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体系,常态化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做到机关干部学习全覆盖。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广聚共识中强信心。推动政协专门委员会凸显专长、发展特长,把凝聚共识融入到调研视察、协商互动、提案办理等履职工作中,健全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常态化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大会发言、提出提案、专题调研、协商交流等机制性安排。用好政协网微端屏刊“宣传矩阵”,讲好发展故事,以“好声音”赢得共鸣,用“正能量”汇聚合力。在深化联络中聚人心。认真落实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走访联系委员及群众和走访看望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制度,积极拓展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交往渠道,进一步优化“港澳台侨委员履职周”“非洲青年走进民生议事堂”等活动机制,画好画大同心圆。

三 健全落实协商工作制度机制,更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再创辉煌议政建言

聚焦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特色优势发挥,以“浙里协商”品牌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政协协商制度化实践的新做法。建立健全协商工作规则。围绕强化协商功能、丰富协商内涵,以协商形式和协商内容相匹配、协商程序和协商效率相统一为导向,推动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巩固拓展协商平台。围绕深化全体会议、政协常委会会议、“请你来协商”、委员同心汇、民生议事堂等协商平台建设,发挥数字政协赋能作用,积极探索更多“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实践方式。探索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围绕推动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协同,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联动协作等机制。

四 健全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机制,奋力当好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始终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政协履职的价值追求,不断完善“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履职为民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民生类议题收集安排机制,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发挥政协机关党组统筹协调作用,确保每年民生类议题安排占比60%以上。对群众关心关切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问题,采取“多年一主题、年年有跟进、届内成系列”方式,持续关注推动。建立健全反映社情民意的常态化推进机制,加强民情信息闭环管理。建立健全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规范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内容和保障措施;建好用好“民情一点通”“营商环境监测点”等平台载体,便捷高效地了解基层动态、掌握各方情况、汇聚委员真知灼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施策。完善为民服务机制,打造为民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八婺同心·助农共富”工作体系,打响市政协“心心联盟”网络助农公益品牌,认真组织开展“六送下乡”“千团联千村”“防溺水公益培训”等活动,提高结对帮扶实效,让群众感到政协很近、委员很暖。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