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奋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市交通运输局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示范引领姿态,围绕“枢纽金华、通途万里”总体目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金华篇章贡献交通力量。

一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国际陆港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际陆港枢纽建设高歌猛进、如火如荼。2024年1月至10月,交通强省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6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3.6%。争取超长期国债资金73.45亿元,占全市的84.3%。专项债项目申报金额95亿元,超过前三年发行额度总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59.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12.6%。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取得成效。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全线开工建设。“金甬陆海联运体系”入选长三角一体化最佳实践案例。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织密成网。“十四五”以来,综合交通投资累计完成1482.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8%;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141公里,铁路总里程从435公里增加到638公里,高等级航道从0公里增加到50公里。3个“一小时交通圈”达到100%。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全线通车运营。历时15年开发建设的兰江、衢江航道工程完成竣工验收,钱塘江、金华江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金义国际机场列入国家级规划并加快选址工作。

交通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提能升级。入选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高铁快运实现金华至安庆、北京等“带货模式”。海铁联运班列年运输集装箱量稳居全省首位。金义“第六港区”功能落地,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开行长三角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运行时间压缩30%。实现“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首飞。出台物流补助政策4项,向173家次企业兑现补助资金1.74亿元。快递业务量占全省业务总量50%以上,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1。

二 深刻领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新时代交通精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一)着力在工作理念上实现“五大转变”。助力经济发展上从枢纽优势向发展胜势转变。强化金华国际陆港交通枢纽建设,聚焦“人享其行 物畅其流”目标,以交通支撑发展,以枢纽通途未来。项目谋划从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转变。为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主动打头阵、闯新路、立新功。民生服务上从便捷出行向品质出行转变。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区域、城乡交通协调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工作机制上从各自为政向综合协同转变。加强横向多部门协同,纵向部省市县一体贯通,强化条线上的整体统筹,充分整合各方力量。工作作风上从按部就班向勤廉担当转变。大力弘扬“六干”精神 ,勇于打破常规、敢于自我革命,全力拓展交通发展新空间。

(二)着力在班子建设上实现“五个干事”。围绕中心干事。勇当开路先锋“排头兵”、队伍转型建设“主心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带头攻坚、拼搏突破。善于谋划干事。依托国家战略、省委决策和市委部署,高站位谋划国际陆港枢纽建设、中欧班列、低空经济等重点工作。敢于担当干事。树立更高标准,落实更严要求,充分发挥“头雁”带动作用,坚定不移抓落实,为全系统干部职工作表率。勤于协调干事。要胸怀全局,承上启下抓落实,强化沟通协同,多换位思考,以诚待人。注重团结干事。“人心齐,泰山移”,做到团结干事,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氛围。

(三)着力在队伍建设上锻造“五项本领”。要忠诚如金。锻造党员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要担当如铁。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大干快上、实干争先,充分彰显建设交通强国、交通强省的金华担当。要意志如“磐”。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使命为使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能力如“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全面增强学习能力、谋划能力、推进项目的能力。要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要清廉如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提升勤廉担当显现度,展示干净干事新气象。

三 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题,谋准抓实“枢纽金华、通途万里”改革跑道

(一)深化陆港建设改革。强化国际陆港枢纽建设改革。打造“空铁水公”一体的综合交通网,探索“交通+贸易+通道+经济”全融合的发展路径。全力打造高铁快运基地等标志性成果。加快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力争取政策等要素保障支持。以多式联运推动降本增效改革。深化金义“第六港区”建设,努力实现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绿色货运配送城市,实现物流成本全省最低,降本增效走在全省前列。低空经济发展改革。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制,推动低空产业发展、丰富应用场景,打造国内先进、浙江示范的民航强市和低空经济发展样板。

(二)深化运输服务改革。“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发展改革。通过“建管养运”,围绕“畅安智享”,实现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运输服务优质高效,安全保障坚实可靠,智慧管理全面提升,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服务共同富裕。巡游出租车巡网融合建设。建立动态市场运价机制和电召运价机制,使运价能够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运营成本及时调整,增强价格的灵活性和合理性。道路客运综合改革。定制客运班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初步建成一批网络化、便捷化、多元化的定制客运便捷站点,开发一批市场反响好、服务品质优的包车服务产品。

(三)深化行业发展改革。物流行业合规改革。进一步延伸、拓展政府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保障消费者、物流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物流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招投标监管改革。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项目招投标管理机制,明确公路水运项目招投标市县两级监管职责,加强全过程监管,推动招投标市场规范有序。推广应用全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系统和行业监管系统。治超执法改革。建立“百吨王”严重违法超限运输车辆行刑衔接机制改革,深化联动治超,重拳整治严重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围绕平安交通“遏重大、控较大”目标,全力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公路设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