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让候鸟更爱美丽金华

□ 吴越悦

很多观鸟爱好者发现,今年湖海塘的冬候鸟队伍,新添了不少远道而来的访客。野生动物对环境要求极高,即便是迁徙中的候鸟,也会对停留地作出本能选择。作为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评判指标,候鸟总数逐年增多、种类日益丰富,足以证明金华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生态环境好不好,候鸟是用翅膀来投票的。哪里生态好,它们就飞向哪里、暂息在哪里。生态环境越美,珍稀鸟类的生存空间就越大。之前,我市出现过的冬候鸟明星还包括白鹤、东方白鹳等大型涉禽,以中华秋沙鸭、小天鹅、鸳鸯等雁鸭类水鸟为代表的游禽;以雀鹰、短耳鸮为代表的猛禽;各种小型雀形目为代表的鸣禽等。这些候鸟的光临,是金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不仅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公益林提质扩面,推进植树造林和平原绿化,全市划入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487.7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49.61%,还大力推进湿地生态保护,在全省率先打响“五水共治”第一枪,以清“源”、截“污”、抓“管”为重点,近5年全市累计投入30多亿元,建设修复人工湿地5万多亩。此外,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建设,截至目前,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数量居全省第二,实现县域全覆盖,让野生动物拥有更多可选择的栖息地和“避风港”。

同时,我市持续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清网行动”为候鸟迁徙开辟“绿波带”,“铁腕执法”为野生动物撑起“保护伞”,为野生动物的安全筑起安全网。科普宣教让金华市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觉悟提升,也让候鸟常来乃至“常驻”。

天越来越蓝,天气越来越好;河湖越来越清澈,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越来越常见;郊区农村,一派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正因如此,候鸟们每到迁徙时节,都会来金华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