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300余名乡村美术教师相聚永康
探讨乡村学校自然美育新模式
本报消息(记者 舒珊珊)日前,由省教育厅教研室主办、永康市教学研究室承办的浙江省乡村学校美术教师风采展示暨乡村学校自然美育专题研讨活动在永康市后吴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300余名乡村美术教师参加。
美育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是很好的美育资源。”永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讨活动聚焦自然美育,让乡村一线美术教师面对面共同探讨乡村学校自然美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开展美育教学。永康12个教育集团及崇德学校在后吴小学劳动基地进行艺术布展,涵盖木雕、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展现了该市师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艺术创作力。
近年来,永康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积极打造集本土乡情、兴趣爱好、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美育课程,大力实施“体艺2+2”行动,持续深化“一年四节”,推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发展新局面。以此次研讨活动为契机,永康将掀起乡村自然美育的浪潮,进一步构建生活美学和自然美学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探美寻源:儿童自然美育课》新书发布会。该书聚焦自然,收录了70余节自然美育特色课程,从空间、时间与生命三个维度出发,涵盖身边的自然、家园环境、万物生长、材料发现、自然风光、微观世界、四季交替、节气轮回、生命探寻等主题,采用主题式、单元化与项目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多角度感受自然魅力。永康23名美术教师参与编写的21节特色美育课程收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