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人文

画着画着就“没”了

90后小伙的“画板消失术”火了

记者 徐桢瑾

巴掌大的画板能玩出什么花样?在90后画师杨柠手中,画板似乎被施了魔法,画笔涂抹下,画板逐渐与兰溪街头实景融合,仿佛消失了一样。

最近,他创作的“画板消失术”系列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出圈”。点击量最高的一条视频有十几万人次观看。有网友对此评价:“这个真的超神了,根本看不出来。”好好的一张纸,画着画着就“没”了。

在不到半分钟的视频里,只有一个手机支架,一张卡片大小的画板和一支不停上色的画笔,也就一眨眼工夫,原本被画板遮挡的实景出现在画板上,不仔细看甚至发现不了画板的存在。

视频中,你可以看到兰溪横山的标志性地标聚利塔,也可以看到人间烟火味十足的游埠早茶街,还可以看到体现李渔造园美学的芥子园,还有中洲公园、告天台、地下长河、诸葛八卦村等,这些都是兰溪人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看过视频和杨柠现场作画的人都问过他一个问题:“你是兰溪人吗?”其实,这名小伙来自安吉,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油画专业,大三创业与人合开画室,后来还把画室开在兰溪,他也留在了兰溪。

“在金华上学的时候,第一个听到的城市名字就是兰溪。”杨柠说,他与这座城市的缘分或许就是从那时结下的。大二那年,他还给兰溪的一个村子画了墙画,只是时间过去久远,已经记不清是哪个村子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外面的大城市机会总是更多些,杨柠的父母曾希望他毕业后返回老家安吉当一名美术教师,可他最后还是选择在兰溪发展。“这个城市很安逸,幸福感强,我也适合待在节奏慢的地方。”在杨柠看来,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能安静下来做好一件事就是最舒服的状态。

在兰溪开画室这些年,杨柠几乎跑遍了兰溪。他很喜欢去兰江边写生,特别是沿江的一些村子。他说,江边有海边的感觉。“在靠近金角大桥的江边,经常能看到绿皮火车经过,来往的行人与波澜起伏的江面,画面很美。”正因如此,他的画作有许多兰溪的景象,每年他还会创作一组关于兰溪的作品,比如这次的“画板消失术”。

“我想用一种新的方式,把兰溪的美景、地标呈现出来。”杨柠说,在兰溪生活了近10年,他把家安在了兰溪,也把自己当成了兰溪人,所以想用擅长的绘画来宣传兰溪。“给自己的家乡作个宣传,希望更多人看到我的创作后,来创作关于兰溪题材的作品。”

今年11月初,他开始在自己的画室画第一幅“画板消失术”作品,后来他将画板挪到室外,画兰溪的图书馆、文化馆、告天台、芥子园等,没想到获得许多网友的喜爱。“有粉丝在现场看到我画画还跑来与我合照”。

杨柠的“画板消失术”系列视频,每一期时长不超过半分钟。实际上,创作这样一件作品,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记录绘画的过程做了加速处理。看起来简单的十几秒,却花费不少心思。

用于绘画的画板比手机还小,画起来耗时相对较少但很费精力。“不打线稿,直接调好色后在上面画。”杨柠告诉记者,室外画画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光线一直在变化,云和影子也在变化,这就特别考验画师的调色技巧。

“光线变了就得重新调色。”杨柠说,画了几期后,他找到了方法,越画越有感觉,能通过调色使画与背景更好融合。不过也有失败的时候,画李渔风情街时,他画到一半突然街灯亮了起来,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目前,杨柠的“画板消失术”系列视频一共发布了14期,累积播放量超百万人次,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系列的视频能火起来,甚至引起当地文旅部门的关注。他说:“下次尝试用大的画板作画。”

最近,杨柠又开启了新的创作,挑战在兰溪画100个路人。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