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以钉钉子精神扬优势补短板

——三论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八八战略”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优势,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努力把原有的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华考察调研,赋予金华“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为金华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扬长补短是“八八战略”的思想精髓,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赋予金华的时代使命。

殷殷嘱托、拳拳厚爱,是宝贵财富,更是厚重责任。不辱使命,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以实干实绩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负嘱托,必须一体贯通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4字要求”和“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必须统筹”规律性认识以及省委“四个牢牢把握”的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精神扬优势补短板,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

要坚持问题导向,清楚认知所处的方位、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时代使命,以超常力度“抢机遇、抓项目、助企业”,强势攻坚“港”“廊”“链”主战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高质量赶超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但要清醒看到,金华加快高质量赶超发展仍存在城市竞争力不够强、发展不平衡仍较突出,外贸出口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投资消费动能还需提振,产业转型、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的步伐亟需加快等问题和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要乘势而上,把优势集成为赶超发展的胜势。比如,围绕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要聚焦进一步打通政策落地的“路”和“桥”,以超常规力度和举措承接落实国家一揽子政策,以政策直达快享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要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进度、快放量;围绕持续放大开放优势,要聚焦建强主平台建好主枢纽,承接落地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深入实施自贸区金义片区提能升级行动,持续打造对非合作“金华模式”金名片,围绕“集结、集散、集聚、集成”要求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全面提升义甬舟、金丽温开放通道双向辐射能力,全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

要加压奋进,把短板转变为赶超发展的跳板。比如,围绕补创新之短,要聚焦建设创新金华、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以科创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承载区”省级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推进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建设,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补消费之短,要聚焦发挥消费促发展基础性作用,坚决抓住政策机遇,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应,在增强消费能力和意愿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大视听+旅游”等新路径新模式,在拓展消费业态和模式上下功夫,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全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在高质量赶超发展的关键时刻,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必须用足用好“扬长补短”的方法路径,鼓足“除了加快发展别无二路”的干劲,以“久久为功抓到底”推动赶超发展,在“大有可为”的新征程创造“大有作为”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