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东阳新闻

两地入选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卢宅社区举行插花培训 镇西村举行赛龙舟比赛

记者 卢师慧 黄娇丽 文/摄

近日,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新案例入选名单揭晓,东阳的吴宁街道卢宅社区、湖溪镇镇西村入选。一个是借文化平台打造非遗街区的社区;一个是凭深厚底蕴孕育多彩民俗的村落。两者所处位置不同、风貌有别,但都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让文化融入生活,绘就精彩画卷。

在卢宅邂逅品质文化时光

谈及社区活动,东阳市民陈海莲赞不绝口。今年以来,她已参加7次社区活动,闲暇时还常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放松闲聊、看书读报。陈海莲的惬意体验,是卢宅社区全力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生动写照。

卢宅社区位于东阳新老城区接合部,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及非遗街区、东阳市美术馆等平台,打造出涵盖古建、非遗、研学等多元素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街区。

在文化活动上,该社区结合特殊时间节点举办活动,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新书分享会、古民居研究座谈会等。东阳市美术馆今年举办5场展览,联动开展近80场公教活动,服务超10万人次。社区还开发特色研学课程,联合出版《探秘卢宅》,开展15批次约2300人的研学活动。

卢宅社区打造民俗文化节、非遗市集等常设品牌活动,落实“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至今已开展200余场活动,服务超60万人次。围绕特色文化策划展览、集市等,还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开展60余场公共培训活动,让市民感受非遗文化。

文旅融合是卢宅社区的一大亮点。社区整合城区文旅资源,打造城市漫游线路并制作短视频,创新玩法,融合多元素开展演艺秀等活动,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社区还整合资源,打造文化工作团队,培育特色文化团队,成立文艺队伍,节假日开展“猜灯谜”“茶话会”等活动。

展望未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将持续优化升级,通过开辟演出点位、结合节假日策划活动、构建协同机制等,让居民文化生活更丰富。

在镇西村享受多彩乡村生活

年关渐近,2025年镇西“村晚”的节目编排工作已提上日程。这段时间,湖溪镇镇西村炉庄自然村文艺队负责人张少花忙得不可开交。

张少花肩负着炉庄自然村的两个舞蹈节目以及行政村小品节目的排练任务。每天不是在村里的舞蹈排练室排练舞蹈,就是前往村文化礼堂排练小品。在排练间隙,她还会和姐妹们一同到文体活动中心放松一下,日子过得既充实又快乐。

62岁的张少花喜爱唱歌跳舞,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家门口就是广场舞池,紧挨着广场的便是老年活动中心,可供休闲放松,花5分钟就能步行至舞蹈排练室,10分余钟就可走到村文化礼堂……还有书屋、球场等。张少花说:“在镇西村,我们这些老年人老有所乐,幸福感满满。”

镇西村文化底蕴深厚,像张少花这样的文艺爱好者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资源壮大了文艺队伍。镇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明介绍,村里拥有舞蹈队、军乐队、旗袍队、小品队等17支文体队伍,约600名稳定队员。“村晚”自2014年起每年举办,规模不断扩大,演员超200人,皆为各村文艺爱好者,自发参与,节目内容和形式也日益丰富。

近年来,镇西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整合文化空间,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村里建有篮球场、气排球场、健身区、活动广场及共享书屋等,面积超1万平方米。除了“村晚”,村里定期组织婺剧、广场舞、书法、棋类等文化活动。同时,镇西村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如马上桥花厅、东阳酒酿造技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游客,增加收益,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近10年来,镇西村凭借文化建设获省级文明村等50多项荣誉,还获评“金华市艺术乡建特色村”“民俗文化村”,以文铸魂、以文兴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