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变“冷资源”为“热消费”

冰雪热里掘金冰雪经济

由受访者供图

记者 董金姣

近日,家住市区的90后姑娘小许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磐安滑雪场体验单板滑雪,一行五六个人在滑雪场玩了一天,晚上住在温泉酒店。她说,除了年轻人,还有不少亲子家庭前来体验。

磐安滑雪场12月21日开板,开板首日开放了一条初级雪道,客流量达700至800人次。据了解,该滑雪场是目前浙中南地区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可同时容纳千余人进行雪上运动,设有5条滑雪道,雪道总长约830米,其中有2条初级滑道、2条中级滑道,还有一条是带有刺激性的雪圈道。此外,武义千丈岩滑雪场也将于元旦开板。该滑雪场位于武义县泉溪镇董源坑村千丈岩风景区内,最高海拔有千米之高,总造雪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针对不同级别的滑雪爱好者设计了1条初级道和1条中级道,雪道总长约300米。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的目标。北雪南移已是热门趋势,越来越多南方人加入滑雪爱好者群体。数据显示,去年冰雪季,浙江滑雪场旅游消费规模位居全国第六。目前,金华市内及周边已有不少滑雪项目,掘金冰雪经济或大有可为。

滑雪场探索“景+酒”模式

想要过把冰雪瘾,北方已不是唯一选择。近年来,冰雪项目在浙江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人爱上冰雪运动。目前,全省有冰雪运动场地29个、滑冰场地10个、滑雪场地19个。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也为冰雪事业发展添了一把火。

与传统的冰雪经济模式相比,长三角地区的模式更注重冰雪运动与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等深度融合,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带来整合提升。“现在主要是人工造雪,每年两个多月的营业期,光电费就要十几万元。”磐安滑雪场相关负责人段引丽告诉记者,来滑雪的游客主要是周边地区的,还有一些是冬令营的学生。为了进一步拓展客源,滑雪场与附近的三亩田村合作,利用三亩田村的民宿和森林氧吧优势,与旅行社合作推出“景+酒”商业模式,留住客人。

段引丽说,滑雪场提出一个价格“畅滑”全天的概念,还经常推出早鸟票、特价票等活动,吸引消费者。经营方式的转变无形中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从滑雪一日游变成了两日、三日游,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体育消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业态的整合和文化价值的塑造。冰雪场馆因时间有限、投入较大,自身生存压力偏大,必须跟娱乐、餐饮、社交等业态充分融合,未来还应充分拓展文化IP的商业周边和衍生活动,让整个冰雪产业链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优势品种集中在小商品

在各大冰雪项目上持续发力的,除了滑雪场等“代表性选手”外,还有一大批“后起之秀”。据统计发现,我市拥有生物医药、体育用品、五金制造、锂电池等六大领域40类件产品属于冰雪经济领域或可向冰雪经济领域延伸。产品种类包括扫雪机、刹车盘、体育护具、药品及医疗器械、防滑链、小动力锂电池等,品类较为丰富。

眼下,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冰雪产品销售火爆,一些老板正忙得不可开交。“我们这些产品,只要天冷了就会有人来购买,几百单几千单的都有,一批一批地出货。”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二楼,销售滑雪装备的王先生说,国内的冰雪经济日益繁荣,需求也大幅增加。

在线上,有一款叫雪球夹的玩具尤其受消费者追捧,这是一种能够将雪夹制成各种造型的塑料模具。在一家义乌的线上店铺里,记者发现,除了常规款式外,今年新增了招财猫、老虎、企鹅等造型独特的雪球夹。义乌飞宇塑胶有限公司还开发了一款新型冰箱贴,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流沙工艺,营造出下雪的视觉效果,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爆款。永康、武义等地的企业则依托五金产业优势,由轮滑鞋向冰刀鞋转型。

不过,目前我市的冰雪装备产业还比较分散,生产的也大多是单价较低的鞋子、登山杖、墨镜等产品,而大型的造雪机、模拟机、雪地摩托车等设备则较少涉猎。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大力支持冰雪产业发展,将开展冬季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安全检查,依照国家高危险性项目要求规范经营,帮助企业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市民冰雪运动安全。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想方设法帮助冰雪企业发展,树立企业发展信心,帮助企业破局脱困,助力冰雪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