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立足“小窗口”做优“大服务”
政务服务“增值化” 惠企为民“零距离”
章陈波
浙江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招投标领域9项监测靶点均达最优值;4个改革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全力推动企业投资项目“即”系列改革落地见效;深入推进涉审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实现“三减一降一提升”……在永康,一项项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改革成果接续涌现,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服务“小窗口”,改革“突破口”。今年以来,永康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永康市政管办”)紧紧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聚焦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招投标综合监管改革、涉审中介服务专项行动和规范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方面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群众和企业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提质效 企业办事更快一步
项目引进来,落地是关键。必须全力以赴让项目在永康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今年以来,永康市政管办聚焦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审批全链条,在流程再造、精简环节、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持续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提供审批代办服务。
围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永康市全面迭代深化“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竣工即发证”等“即”系列服务,变“一个跑道、接力跑步”为“多个跑道、齐头并进”,极大缩短了企业建设投产周期。
为更好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永康市推进服务集成化、业务数字化、事项标准化、需求场景化改革,打造线下“一站式”、线上“一网式”、服务“定制式”、供给“套餐式”企业服务环境,塑造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同时,全量归集整合政府侧、社会侧、市场侧涉企服务事项206项并上架线上平台,按照“边使用边完善”原则,建立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企业遇到问题怎么办?针对企业疑难复杂事项,分类分层分级交办流转,迭代完善“主动发现—高效处置—举一反三—晾晒评价”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对同类、共性问题分析梳理,形成“企业重大共性需求—改革议题研究—机制体制突破—改革落地”的有效闭环,推动“一件事”解决向“一类事”提升,切实发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中台枢纽作用。
以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永康市开展增值化服务助企行动,设置了“永商会客厅”“政企洽谈室”,打造集政企恳谈、政策宣讲、联谊交流等为一体的政企沟通服务阵地,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交流机制。同时,从引才育才、拓展市场、融资促进等方面加强精准服务,组织开展中小制造业应用沙龙、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公益法律讲座、企业标准化增值服务大讲堂等主题的涉企培训。
今年以来,永康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收集问题287个,办结283个,办结率98.6%。
接下来,永康市政管办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进一步打造“形神效兼备”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高效运行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服务 群众办事更近一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今年以来,永康市政管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全力推进民生实事“办事不出村”,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就近办”。
永康市政管办指导425个行政村(社区)开展便民服务站建设,并实行统一场所名称、统一场所设置、统一事项清单、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考核的“五统一”标准。目前,已建成42个“标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标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开设便民服务综合专窗,永康市组建一支村级代办员队伍。同时,永康市政管办联合人社、医保、民政、公安等部门对代办员开展分区域多批次全覆盖业务培训,建立“定期培训+下沉指导+顶岗实操”的常态化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法规讲解、案例分析、骨干答疑、顶岗实操等形式,全面提升业务代办能力。
“我们聚焦群众所需,梳理基层涉民社会事务类、劳动就业类、医保社保类以及用水、用电、有线网络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网办”“掌办”“代办”范畴。”永康市政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分3批公布村(社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31项。截至目前,永康市各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共帮办代办业务3万余件。
为给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温馨的服务,永康市政管办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推进综合窗口办事员改革,进一步规范完善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招用、培养、评价、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薪酬待遇与职业能力挂钩机制,不断优化提升综合窗口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办事高效、办事便捷、办事省心、办事爽心”永康政务服务品牌。
强机制 改革创新更加出彩
前段时间,永拖区块改造建设项目(一期)复合功能区Ⅰ标段工程总承包项目开评标在永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此次开评标采用“评定分离”模式,突出招标人定标权,减少评标专家自由裁量权。
今年以来,永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交易透明化、高效化为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机制,打好招投标领域“组合拳”,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
永康市建成并启用省内首个不见面评标舱,形成“主场评标室评审+异地点位评审”的互补、共享、共用机制,充分利用“场所资源、专家资源”,推行数智化异地评标模式。今年以来,开展远程异地开评标项目76个。同时,与拱墅区、嵊州市等地签订远程评审“云联盟”协议,推行数智化异地评标模式,确保评审公正、公平、公开。
改革创新,永康市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针对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存在着环节多、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永康市聚力推进“三减一降一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清理规范事项清单、动员机构入驻网超、推广平台服务应用等措施,优化提升涉审中介服务市场环境。
通过梳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两张清单”,永康市已承接涉及15个部门60个行政审批事项的71个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推出3个套餐式企业投资项目领域中介增值服务产品。截至目前,共摸排梳理出中介机构205家,引导入驻网超170家,22家中介机构加入金华市投资项目中介服务协会。
政务服务改革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在新的一年,永康市政管办将聚焦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各项工作,在政策创新上“不破法规破常规”,在要素保障上“变不可能为可能”,在政务服务上“比群众、企业早想一步”,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