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名乡村创变者跨年浙江富阳共商乡村振兴,其中有金华讲者听者志愿者
乡村创变大会上的“金华力量”
记者 金璐
2024年最后一天,浙江杭州富阳西谷小镇,来自全国的500名乡村振兴创变者,在前调查记者、免费午餐发起人、杭州花开岭慈善基地发起人邓飞和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倡导下,再次集结,分享各自故事。
这是第二届乡村振兴创变者大会。2023年最后一天,首届大会在湖南新晃举行,引发全国关注。本次大会,参会者从300人增加到500人,他们一起聚集创变、催发裂变、激发蜕变。
会上有不少金华人的身影。从讲者到听者、志愿者,都展现出乡村振兴的“金华力量”。
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声音
做电商的永康人吕阔20多天前从朋友处获悉:跨年那两天,将有一场乡村振兴创变者大会在杭州举行,朋友邀请他去听一听。
“朋友对我说,这次大会的讲者都是乡村振兴真正的实践者,不是理论家。他让我一定要去看,了解一下现在国家的政策在年轻人实践中是一种什么状态,有什么新的模式。”吕阔说。
大会的形式让吕阔耳目一新:两天时间,50名讲者,每人只有18分钟,只够讲干货。
大会的内容让吕阔非常震撼。讲者带来了他们各自在乡村的实践,很多做法都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与当地政府的政策紧密结合。吕阔觉得,这正是他期待听到的。
种地怎样获得更多收入?浙江余杭刘松的成功经验是,让城里人认养稻田,搞个开镰节,当天村里800多亩田被认养一空,每亩地的收益从555元提高到5800元;安徽潜山朱思逸办了个“英语农场”,要求孩子们来摘果子必须讲英语,成为当地儿童研学游热门目的地;浙江常山周华诚搞“父亲的水稻田”,通过社交媒体影响和组织他的城市朋友来到他的老家参加稻田劳作,实现市民进村消费……
农产品怎样才好卖?福建永泰谢用福发现兔子难卖,开发出“带皮烤兔”,一炮打响;方糖科技陈晨分享一系列AI工具,能够自动收集整理数据,免费生成广告图片和视频;从事零售行业30年的沈家实告诉大家,有机产品、生态产品一直有市场需求,坚持商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必获市场青睐……
在村里搞民宿和咖啡馆有什么新玩法?江西三清山范掌柜的“坐忘民宿”不给饭吃,不让洗澡,不换被子,不吹空调,游客却纷纷来“轻断食”;湖北恩施张鑫的“幽兰伴山”民宿只有4间房,一次招待一拨客,提供深度体验,房价千元客不断;瀑布咖啡创始人Jason将艺术化的场景生态变成乡村流量,一杯咖啡卖到75元钱,一天能卖出3000杯……
浦江新光村运营惊艳听众
首届大会金华元素还很少,而本届大会的分享案例中,金华各地的做法多次出现。值得一提的是,50名讲者中有两人来自金华。
浦江新光村廿玖间里创始人、安徽绩溪仁里运营团队负责人、浙江乡村运营十大教头之一的陈青松以《十年磨一剑 乡村运营创变之路》分享了自己的乡村振兴实践经验。
“有很多记者问我,乡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觉得是思维的问题。”陈青松说。他分享了自己在浦江新光村创办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的经验,无论是摸清运营定位、培养乡村创客、鼓励信任文化,还是用乡村音乐来带动潮流,他分享的细节时不时引起台下的笑声或掌声。他最后说:“当你明白困难在哪里,机遇就在哪里,所以既要对未来充满希望,也要有自己的一份思量。”
陈青松说,他是2024年认识邓飞的,年底就收到来乡村振兴创变者大会演讲的邀请。他每年都在很多会议上作演讲,但这次很不一样,不是官方层面的分享,而是采用社群化发起、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不讲套话,不讲官话,只讲真话。作为讲者,他能够畅所欲言地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这次演讲没有演讲费,但主办方送了他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来自与会者的捐赠,这让他觉得很有人情味,非常有趣,特地拍照发了朋友圈。
陈青松还表示,大会的运作方式让他觉得很新颖,想要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交流中借鉴。他说:“我认为,不管是电商、社群、创客或者其他方式,大家都以独特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都活了下来,坚持到现在。很多方法值得学习和探讨。”
诸葛八卦村的“村骑”达人
讲者诸葛齐因为骑着自行车上场,拎着车走上讲台,成为会场里的视觉焦点,出现在不少听者的朋友圈里。
诸葛齐是兰溪人,在杭州工作。10多天前,他接到来自邓飞的演讲邀请,希望他在本届大会上分享10年来以乡村骑行为载体、创新乡村文旅模式的故事。诸葛齐答应了,并提交了第一版讲稿《村骑之旅 共富之路》。过了几天,他回兰溪老家参加冬至祭祖,对于村庄的发展感到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觉得有必要立即采取行动,因此把演讲主题改为《古村的重生》,并重写了讲稿。
“邓飞老师和团队一开始不同意改动,但他看了内容,说很好。”诸葛齐说。邓飞告诉他,这个主题背后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一方面,全国古村落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每个古村落和家族都应该有本村本族的年轻人站出来,以乡村复兴和家族复兴为使命,组织动员外部资源推进这件事情,但目前大部分参与古村复兴的都是与村子没有血缘关系的外来创客,诸葛齐的想法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
演讲中,诸葛齐讲述了他的老家兰溪诸葛八卦村近年来的发展之困,并表示,35年前该村的老一辈重修大公堂发展旅游,造就了中国最早开发古村旅游的历史文化名村,留下的宝贵经验值得总结借鉴:要找到一件重要、紧急、影响深远的事情来凝聚人心;要组建一个有威望、有能力、有资源、有奉献精神的班子;要做好宣传,调动最广泛的人群;要充分发挥外部专家智库的力量;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要发动群众,建立机制,共同富裕。
诸葛齐认为,面对当下的问题,首先要找到诸葛村的“人文芯片”,并以此为核心资源创造产业价值;在诸葛八卦村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中医药文化正是诸葛村的“立村之本、强村之路”。为此,他请来创作团队,开始创作一部讲述诸葛中药商家族故事的影视作品。
诸葛齐说,希望自己的后半生能更好地服务家乡,做好三个角色:家族文化的守护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古村振兴的带头人。
金华年轻人振兴乡村热情高涨
跨年夜,会场开起了音乐会。陈青松带到杭州的浦江廿乐队上台表演,给与会者带来乡村音乐的震撼,当乐手们一起大喊“我们是来自浙江金华的廿乐队”,会场气氛达到高潮。
在杭州读大学的金华人应渝波这次担任大会志愿者,这两天一夜在他眼中十分美好。听着全国各地讲者分享,尝着全国各地展销的农产品,他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创变者的激情。
“无论是志愿者还是在会场里摆摊的农场主,都给我一种很真诚的感觉。讲者对于乡村公益的关注,也让我觉得他们真的有大爱。”吕阔说。他觉得,这个大会最好的地方就是门槛不高,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报名来听。
兰溪人陈晶晶平时在杭州生活,从事“三农”相关工作。这次大会让他振奋,觉得有这么多社会各界人士、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会上分享的那些故事,不管是做农场,还是搞乡村文旅的,或者是服务乡村老人孩子的,都让他觉得,大家聚集在一起,会创造一些新变化。
“在大会现场,我看到更多年轻人和有科技能力、创新能力的人开始进入乡村、赋能乡村,用各种方式改变乡村经济的业态、农业的状态、生活的美学。通过这么多人的坚持,日积月累,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美好的样子,我相信这种‘看见’,也会让更多人愿意赋能和支持乡村振兴,成为一个正循环。”听者吕惠芳说。
吕惠芳是永康人,是中欧商学院浙江金华校友会副会长,是邓飞的师妹,在他影响下参加过好几次相关公益活动,2023年还组织了永康15户家庭走进花开岭基地亲子夏令营。在这个过程中,她对于乡村有了更多了解,也体会到:真正要改变乡村,不能靠简单的捐赠和资助,而是要改变村民的生活状态和认知。她参加了永康阳光爱心公益协会,定期去看望结对的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她说:“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