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强村富民之路走得更稳健
□胡婷
乡村承载了无数人的乡愁与梦想,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乡村致富之路越走越宽?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湖北考察时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
创新引领,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展富民产业,需要转变思路,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打破传统农业局限和地域限制,让农产品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如今电商直播这股“东风”,吹到了田间地头,农民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把蜂蜜、土鸡蛋等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金东抓住电商直播带来的新机遇,赋能佛手产业,拉长产业链,转换销售模式。依托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农民在田间地头、加工车间架起手机,向全国网友展示佛手的生长过程、加工工艺以及各类佛手衍生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下单购买。电商直播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佛手的品牌知名度,还进一步延伸佛手采摘、精深加工、产品包装、文创营销等产业链,“电商直播+品牌带动+体验互动”的佛手销售模式,助推传统佛手种植农业向线上农业、旅游农业、数字农业加速转型。截至去年年底,金东已累计培育佛手销售直播企业32家、电商从业人员200余人;实现佛手产业链总产值9000万元,其中电商渠道销售产值突破5800万元。
产业融合,让乡村经济多元发展。
在寒冬的夜晚,义乌青口夜市依旧人山人海,夜经济热度不减。义乌激活乡村夜经济,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开辟新路径,依托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客流优势,充分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方面做加法,把更多致富岗位送到村民家门口,带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长。义乌现有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举办的夜市29个,带动相关村集体收益超8000万元、村均收益超200万元。
由此可见,发展富民产业,不能局限于农业本身,而是要打破单一产业限制,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乡村的资源禀赋和文化内涵,创新消费场景。通过打造乡村夜市、夜游项目等,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满足人们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文旅融合,让乡村美景“变现”。
赏花、摘果、体验农耕、住民宿、吃农家饭……乡村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本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文旅融合,这些“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乡村的美景、美食、美物全方位“变现”,带动餐饮、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发展,给乡亲们带来丰厚的回报,为村集体经济壮大注入新活力。
虽然有很多成功案例,但发展强村富民产业,不能简单“抄作业”,而应注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打开思路,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避免盲目跟风,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好乡村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让富民之路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金报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