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共谋幸福“三圈”
记者 胡雅心 通讯员 江畅
抱团发展助推城乡共富,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去年以来,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南苑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联建“共富圈”、服务“幸福圈”和多元“共治圈”的“三圈”融合,共同发力,一幅共建共享共融的幸福画卷在基层社区徐徐展开。
组织联建激活“共富圈”
“现在,在家门口不仅能买到汤溪、罗埠、东阳等地的八婺美食、农家土货,还能选购香肠、腊肉、酱肉等年货,真的太方便了。”南苑社区居民高兴地表示。
党建联盟,形式在盟,关键在联。
2024年9月,南苑社区党委以党建联建为核心,牢固树立“党建统领、组织联盟、资源联通、治理联动”的“一统三联”理念,积极围绕“融合共富”目标,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探索“党建赋能+村社联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在社区高畈街67号试运营南苑社区共富工坊(“八婺工坊·百镇优选”体验店)。
“利用社区资源开设实体体验店,我们镇的有机大米、土菜油、芋头丝等优质农产品都可直达城市居民的餐桌,实现南苑社区‘幸福里’和汤溪‘汤吃汤玩’共富品牌共建,帮助我们农民致富增收。”汤溪“汤吃汤玩”共富工坊负责人表示。
自开业以来,来南苑社区共富工坊购物的居民络绎不绝,各种绿色有机食品、手工艺品以及当地特色农产品备受青睐。工坊也持续探索社区共建共富发展路径,精选更多共建乡镇的优质农产品集中展销。
社区通过搭建共富集市平台,吸纳爱心商家参与“伙伴共富”活动,推广各项惠民服务,实现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发挥工坊平台优势,精准链接辖区创业资源,实现社区党委、企业和赋闲居民在共富工坊的有效联动,成功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创造了一个增收、顾家两不误的共富环境。
暖心服务共享“幸福圈”
随着城市有机更新,原本周边的理发店、裁缝店、开锁店等老居民最爱逛的便民老店都搬离了社区。而南苑社区及周边老年居民众多,老人家崇尚勤俭节约原则,小修小补的需求量很大,不少居民因为找不到开锁、换拉链、缝补衣物的地方而发愁。
社区党委书记李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改造的时候,她特意打造了一间小屋,取名“暖缝小铺”。“暖缝小铺”平时以实惠的价格为辖区居民提供裁剪、修补、锁边等基础服务以及私人定制服装等专业服务,将家门口的便利“还”给了居民。
针对社区房屋老旧、老龄居民多、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南苑社区集思广益,推行“睦邻匠心”行动,以“公益+低偿”的模式,联合专业服务人员,为居民提供医疗咨询、法律咨询、水电维修、管网疏通等各种公益服务500余次,将暖心服务带入千家万户。
多元聚力构建“共治圈”
如何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认同感和获得感,如何保持和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的活力?南苑社区突出党建引领,打造“共富银行”积分项目,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为参加志愿服务、小区活动及取得荣誉的家庭赋分。
为了提高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志愿力量,多元聚力构建基层“共治圈”,南苑社区还打通了共富工坊和“工会驿站”的积分兑换渠道。居民获得积分后,可兑换共富工坊商品或服务,形成了“评—奖—兑—换”评价激励体系,成为社区治理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
“平时参加的志愿活动比较多,也积累了不少积分,现在用积分兑换到了一些心仪的生活用品,感觉为社区服务更有动力了。”社区“格姐”志愿者何琴华笑容满面地说。
退休后,何琴华继续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平安巡逻、邻里互助、垃圾分类宣传、文明祭扫督导、桶前值守等志愿服务。“共富银行”项目的开展,让更多像何琴华这样的“社区伙伴”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盘活“伙伴共治”资源,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基层治理由“单打独斗”向“多元融合”转变,不断提升社区管理和居民服务水平,使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