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躬身入局助推发展 履职为民挺膺担当

(上接第1版)聚焦助力经济稳进提质——关注“两重”“两新”等宏观经济政策推进落实情况,首次听取审议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首次开展市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促进稳增长与防风险保持长期均衡。

聚焦助力“港”“廊”“链”突破成势——连续3年以“一号议案”跟踪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连续5年定期组织代表调研视察重大交通项目开展情况,连续3年紧盯科创平台提能增效,专项审议浙中科创走廊建设、重点产业链培育情况,坚定不移助推扬优势、补短板、添动能。

聚焦助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视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调研《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行情况,开展专题询问,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开展新时代侨务工作视察,向全国人大建言献策,促成义乌获批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义乌机场口岸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助推更高水平开放。

立良法促善治

助力法治金华建设

越是现代化,越要法治化。市人大常委会主动站位民主法治一线,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积极回应高质量发展对法治建设的需求。

备案审查制度“咬合力”更强。审议市政府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开展涉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系列规范性文件专项审查,去年督促市政府废止文件10件、列入修改5件,实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督促纠正房地产限售规定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2024年第1号备案审查工作案例,4个审查纠正案例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案例选编收录,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

地方立法工作“向心力”更强。《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开创了全省戏剧立法保护先河,《金华市租赁厂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填补了全省租赁厂房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空白,《金华两头乌猪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获表决通过,全省首部畜牧类产业发展立法蹄疾步稳。基层立法联系点标准化、体系化建设更进一步,国家、省、市三级联系点联动协同,全年累计参与26部法律法规草案征询,提交意见建议3149条,被采纳吸收371条。

市域社会治理“凝聚力”更强。在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下,代表联络站来了“三官一师一员”,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进站活动100场,受益群众及企业上万人(家)次。为了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人民心田,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治政府建设专项工作报告,助推依法行政;监督民营企业经济犯罪风险预防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99件次,专项监督诉源治理、诉前调解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助共富增福祉

书写暖心民生答卷

“人民”二字重千钧。市人大常委会心怀“国之大者”、情牵民生冷暖,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履职方向,发挥职能优势,助推共同富裕,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聚焦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金华两头乌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情况报告,同步开展专项立法和专题调研,力促“土特产”加速振兴;聚焦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开展未来乡村等专题调研,助推“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民生优享,群众瞩目的切身利益。医疗保障专项监督推动市委深改委出台行动方案,明确37项重点任务清单,全面深化医保改革。开展《金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及就业创业服务、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等监督,力促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

良好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市县乡三级人大联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督,专题视察噪声污染防治等工作,利用数字化手段监督水环境保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地方性法规落实情况,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市人大常委会还探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创新出台“一库一图一单”乡镇执行简版,指导永康市高标准推进省级试点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

强基础建机制

擦亮民主实践品牌

去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感知全过程人民民主”系列主题实践活动,邀请5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多名非洲青年、华裔青少年等走进金华,聆听民主故事。

越开放,越自信。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强基础、建机制、搭平台、促提升,全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

建强联系群众主阵地。加快330国道外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改建河道垃圾转运点……去年,市委主要领导走进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倾听意见建议,回应民生关切。基层代表联络站点是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活水源头”,市人大常委会健全“双联系四联动”智联体系建设,一年来推动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组织“一府一委两院”进站活动270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4.8万余件。

丰富人民民主新实践。作出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的决定,落实民情民意收集梳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等闭环机制,着力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先行示范。运用对口监督、联动监督、重点监督、社会监督和结果评价“四监督一评价”方式,全流程监督推进民生实事,促进政府决策与民意民愿深度融合。

激发代表履职新活力。开展代表履职“十个一”活动,组织各级代表“两去两回”汇集民智、“主题+问题”解难纾困,共反映问题1800余个。修订代表建议办理规定,全流程数字化推进代表建议闭环办理,推动527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96.02%。

实干笃行促发展,登高振奋再向前。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贡献更多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