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馔入华章·小说中的火腿味”之二
明清小说绘世情 金华火腿知冷暖
记者 金璐
作为世情小说的代表,明清小说不仅以其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吸引无数读者,以其精致入微的细节描绘,为我们打开一扇窥探明清社会文化的窗户,更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和社会变迁。通过这扇窗户,我们一次次在明清小说中发现金华火腿的踪迹,它不仅作为美食频繁出现在字里行间,更成为明清时期人们生活细节和饮食文化的重要印记。
火腿是明清时期送礼佳品
在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以其极度吝啬、爱财如命的形象,临死前仍不忘熄灭两根灯芯的情节,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位列“中国四大吝啬鬼”。
让人们意外的是,如此吝啬的严监生居然会给人送礼,而且送的是火腿。
原来,严监生很爱他的小妾赵氏,他妻子王氏病重将死,他想让赵氏成为正妻,于是请来王氏的两个兄弟王德和王仁(谐音“忘德”和“忘仁”),给每人送上一百两银子,又许诺把王氏的首饰送给他们的妻子。两人贪财,不但答应了,还建议趁王氏没死就宴请所有亲戚、举行仪式,甚至亲笔写了仪式上用的文书。这段情节在该书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中。
书中提到,赵氏当上正妻,志得意满,“感激两位舅爷入于骨髓”,到严监生这一年冬天送年礼的时候,王德和王仁收到如下礼物:每家两石新米、两石腌冬菜、四只火腿,还有各种鸡、鸭、小菜。由此可见,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亲戚之间送年礼,送的是米、菜、肉等农产品,火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儒林外史》中另一位重要人物杜少卿也以火腿送礼。该书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 迟衡山朋友议礼》中写道,杜少卿从老家搬到南京居住,到外祖父家认亲戚,这时候他的外祖父和表兄弟已经亡故,与他见礼的是表侄卢华士。杜少卿去拜见卢华士的母亲,便叫小厮拿出火腿、茶叶作为见面礼。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人送火腿作为见面礼,是很常见的。
“四大谴责小说”大多写到火腿
哪些明清小说中提到火腿了呢?
成书于明清时期的四大古典名著,只有《红楼梦》讲了3道火腿菜。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中,有3部提到了火腿。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六十章《附来裙带能谄能骄 掌到银钱作威作福》中有个黄二麻子,他投靠远房亲戚当上管事,上任第一天就找管厨房的人查账,想要敲诈勒索。管厨房的人无奈,只得在第二天拿了一只火腿,又做了一碗红烧肘子、一碗清炖鸭子送给他,黄二麻子却依然不满意。经过谈判,最终黄二麻子劝主家增加了伙食预算,管厨房的人把钱返还给黄二麻子当回扣。这里的火腿,既可以看出当时送人情的方式,也可见黄二麻子的无耻。
刘鹗的《老残游记》中第十二回《寒风冻塞黄河水 暖气催成白雪辞》描写了一次宴饮,说老残来到齐河县(今山东境内),在这里做官的朋友黄人瑞请他吃饭,菜肴是别人送来奉承他的鱼翅一品锅和“几个碟子”,还表示这些都“不中吃”,自己另外让人用口蘑炖了一只肥鸡。黄人瑞叫来两名歌妓相陪,其中的翠环只有十五六岁,入行不久,还很别扭,又很胆怯,黄人瑞给她夹菜她都不敢吃。她家里的人借着送乐器进屋,恫吓她说:“叫你吃菜呢,好好伺候老爷们。”翠环听了,赶紧给黄人瑞和老残各夹了一块火腿。这里的火腿,既表现出当时官员日常生活的豪奢,又可见少年歌妓的辛酸。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观演水雷书生论战事 接来电信游子忽心惊》讲到几个人议论当时清政府的几场败仗,提到马江之战(即马尾海战)时,说民间传出许多笑话:“有人说那位钦差只听见一声炮响,吓得马上就逃了,一只脚穿着靴子,一只脚还没有穿袜子呢。又有人说,他是坐轿子逃走的,轿子后面还挂着半只火腿呢。”此处的火腿用于讽刺清朝官员的贪腐无能。
强调“金华”二字更显奢华
明清小说里写到火腿,有时还会特意点出这火腿来自金华,以显示主人的生活奢华。
比如《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牛浦郎,他家境贫寒,却又向往上流生活,于是冒了一位诗人“牛布衣”的名字招摇撞骗。在该书第二十二回《认祖孙玉圃联宗 爱交游雪斋留客》中,牛浦郎想要去外地,船家知道他付不起多少钱,就在别人包船的时候,偷偷让他搭船。既然是顺带的,那就只能坐在烟棚(船只尾部用于烧饭的篷盖)底下,晚上下雨烟棚漏水,他被淋得一夜翻身打滚睡不着;而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也只能看着包船客人的仆役准备好酒好菜,等他们吃完打扫干净以后,吃一碗船家提供的萝卜干配饭。
那位包船客人吃些什么呢?文中写道:“只见两个长随打伞上岸去了;一个长随取了一只金华火腿在船边上向着港里洗。一会,那两个长随买了一尾时鱼、一只烧鸭、一方肉和些鲜笋、芹菜,一齐拿上船来。船家量米煮饭,几个长随过来收拾这几样肴馔,整治停当,装做四大盘,又烫了一壶酒,捧进舱去与那人吃早饭。吃过,剩下的四个长随拿到船后板上,齐坐着吃了一会。”
正因为牛浦郎被这样的富贵迷了眼睛,当这位包船客人牛玉圃发现他偷偷搭船,聊天得知两人同姓,并提出让牛浦郎认他做“叔祖”,给他当侄孙子,牛浦郎一口就答应了。两人深交之后,牛浦郎发现原来牛玉圃也是个招摇撞骗的,从他那里学到了各种自抬身价的手法,从此骗术升级,骗人的胃口也大了很多。
而在明末清初西周生所著的长篇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狄贡士换钱遇旧 臧主簿瞎话欺人》中,也描绘了与金华火腿有关的宴饮。书中人物狄希陈为了买秀才功名,需要把银子换成“折子钱”交给官府。他找到开当铺的秦敬宇,说好第二天在秦家交易,为了款待狄希陈,秦敬宇让外室孙兰姬准备一桌宴席。
文中详细描写了宴席的菜品:“高邮鸭蛋、金华火腿、湖广糟鱼、宁波淡菜、天津螃蟹、福建龙虱、杭州醉虾、陕西琐琐葡萄、青州蜜饯棠球、天目山笋鲞、登州淡虾米、大同酥花、杭州咸木樨、云南马金囊、北京琥珀糖,摆了一个十五格精致攒盒。又摆了四碟剥果:一碟荔枝、一碟风干栗黄、一碟炒熟白果、一碟羊尾笋篏桃仁。又摆了四碟小菜:一碟醋浸姜芽、一碟十香豆豉、一碟莴笋、一碟椿芽。”
要知道,这一顿宴席的地点是山东,却把天南海北的各种食材都摆了出来。对此,山东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晓艺在《明代奢侈性食品消费的阶层下移趋向——兼考〈醒世姻缘传〉中的罕异方物名吃》一文中感叹:“一个在济南做中等规模当铺生意的外地商人的‘两头大’外室,居然能在请客时摆出这样多的精致食盘,这在现代读者看来未免奢侈。不过,衡之以晚明城市生活中弥漫的美食之风,这一情形又不是那么不可思议了。”
小说中那些诱人的火腿菜
除了《红楼梦》,其他明清小说中也提到不少诱人的火腿菜,今天我们也可以尝试复现一番。
《儒林外史》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 思父母匡童生尽孝》中,书中人物马二先生逛西湖,遇到一个名叫洪憨仙的天台人,对方请他到自己家中谈诗论词,又准备饭食招待他,菜肴是“一大盘稀烂的羊肉,一盘糟鸭,一大碗火腿虾圆杂脍,又是一碗清汤”。
这火腿虾圆杂脍是什么样的菜?“杂脍”也就是“杂烩”,应该是火腿加上鸡、筒骨做汤底,鲜虾做成虾圆,再加入其他食材,如火腿丁、蛤蜊、发皮、蛋皮、粉丝之类,出锅前还可以加入菜心作为点缀。
《儒林外史》第三十一回《天长县同访豪杰 赐书楼大醉高朋》中,记录了书中人物杜少卿的一次宴饮。杜少卿家境富裕,为人风雅,爱好饮食,书中写道,一个名叫鲍廷玺的戏班主投奔他,杜少卿请来两位朋友一起宴饮。“那肴馔都是自己家里整治的,极其精洁。内中有陈过三年的火腿,半斤一个的竹蟹,都剥出来脍了蟹羹。”
有句谚语叫“三年出得了一个状元,三年出不了一只好火腿”,火腿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其风味会更加浓郁,肉质也会更加紧实有嚼劲。而竹蟹同样是稀罕物,书中提到此时是初秋,不是大闸蟹应季的时候,这蟹很可能是海蟹,也就是今天的韩国东海岸所产的一种蟹,因其八条腿奇长、酷似竹竿得名竹蟹,历来就是进贡的海鲜美食。将竹蟹剥壳取肉,再将火腿肉剁碎或切成细丝,然后与其他调料一起烹制成羹。
如果说上面两道菜在家里复制起来有一定困难,下面两道就容易多了。
《儒林外史》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吃官司 打秋风乡绅遭横事》中,和尚慧敏遇到佃户何美之,被他邀请去家里吃饭喝酒。何美之说:“今日无事,且到庄上去坐坐;况且老爷前日煮过的那半只火腿,吊在灶上,已经走油了,做的酒也熟了,不如消缴了他罢。”文中提到,慧敏听了这话的反应是:“被他说得口里流涎,那脚由不得自己,跟着他走到庄上。”这里对于火腿的描述,岂止慧敏听了流口水,读者也都看得馋了。
从后文何美之让妻子“煮了一只母鸡,把火腿切了,酒舀出来烫着”的描述看,这里的火腿用的是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就是蒸或煮,以保持其原有的风味和口感。“走油”指火腿中的油脂因长时间保存或加热而渗出,使得火腿表面变得油亮,香味四溢。
要制作这道菜,最好是选择火腿“上方”位置,肉质细嫩,精肉多、肥肉少,骨细,且盐分相对较轻。将切下来的一块火腿用温水浸泡数小时,去除多余的咸味,并使火腿变得柔软易切,用刀刮去火腿外皮的一层黄色物质,然后切成薄片,将切好的火腿片平铺在盘子中,入蒸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制10至20分钟即可。
而在晚清作家韩邦庆创作的长篇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第二十八回《局赌露风巡丁登屋 乡亲削色嫖客拉车》中,则提到一道火腿粥。书中人物王莲生和沈小红没吃晚饭,想着吃点稀饭,沈小红问王莲生:“倪是自家燉个火腿粥,耐阿要吃?”莲生说:“蛮好。”
火腿粥的做法是,先把米淘洗干净,稍微浸泡一段时间,加入适量水烧开,滚煮10多分钟后,将切好的火腿丁加入锅中,继续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煮,直至米粒开花、汤汁变稠)。起锅前可以加入适量盐和少许胡椒粉进行调味,火腿本身带有咸味,所以在加盐时要适量,也可以加入葱花提香、丰富色泽。如果喜欢更丰富的口感,可以在粥中加入一些蔬菜丁、虾仁等其他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