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深读

抗美援朝老兵新年话愿景

记者 赵如芳

“我今年96岁,很多事情记不清,但知道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我们,希望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春节前,一群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在兰溪市康体中心举行茶话会,程学良的肺腑之言道出了很多老兵的心声。

目前,有十几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在兰溪同一个机构养老,由于有共同的经历,他们渐渐走到一起。2025年伊始,他们举办茶话会,回忆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火红的橘子、成袋的牛奶、精美的画册……爱心单位、人士送来的礼品,让老兵们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程学良1930年出生于淳安县,1949年5月参军,成为十二军文工团的一员。1952年,他跟随部队奔赴朝鲜,为战友们表演戏剧,激发斗志。在一次轰炸中,文工团的7名战友牺牲。程学良自己也经历过轰炸,一次,炸弹从他不远处落下,他藏到山脚处躲过一劫,离他不远的一名战友被炸伤。“很多人问我怕不怕,在那个场合,人是不知道害怕的。”程学良回忆道。如今,他生活安稳,子女孝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五十五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都有。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的最好证明。新春茶话会上,他高兴地唱了一首朝鲜歌,声音洪亮。

“感谢爱心单位送给我们的新年礼物。”96岁的项志祥说。项志祥1930年出生于兰溪,1951年被编入工程兵十五团三营八连开赴朝鲜战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保障运输线畅通,此外还开挖山洞,修筑坑道掩体。打桩时,他们跳入冰冷的河水中,遇到敌机轰炸,很多战友牺牲。项志祥的背部、膝盖、脚都被炮弹炸伤过,简单包扎一下又上战场。有时部队要紧急通行,桥梁还未修好,他和战友们一起跳入水中,用肩托着木排搭起人桥保障部队快速通过……项志祥深深怀念牺牲在朝鲜的战友。有幸见证祖国发展,他希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