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金东新闻

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信创中心,研究人员对实验室内的芯片封装测试设备进行调试

记者 苏宣萌 文/摄

“这款AR眼镜配备在线翻译、出行导航、显示心率等功能,未来将适配更多场景。”日前,位于金东区的金华觉远创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君杰告诉记者,这款由浙大金华研究院信创中心光子集成芯片与应用研发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撑的轻量化AR智能眼镜不久后将量产。

产业突破,科技先行。该款AR智能眼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背后,彰显的是金东区制造业迸发的创新力量。近年来,金东区以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抓手,持续拓展科创企业服务链条,深化“百博入企”柔性引才和“揭榜挂帅”等机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2024年,该区R&D经费投入强度为3.2%,增幅列全省第二;研发费用投入增长21.9%,增幅列全市第二。

新晋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的浙江艾领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引领者,也是受益者。公司成立10年来,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成为行业佼佼者。“我们创新研制高效细磨设备‘艾砂磨机’和高效细粒浮选设备‘射流微泡浮选机’,这两款设备在国内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功替代进口设备,提升了我国选矿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被评为浙江省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郭桂荣说。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助推器,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两者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金东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该区建立“预申报企业、重点企业、苗子企业”高企后备三张清单机制,积极开展高企申报“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点对点服务。2024年,该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80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7家,通过重新认定57家,新增省级“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一。

成绩的取得同样离不开政策引导。新区出台企业研发投入奖补实施细则,加大前置培育、人才创新创业等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在全市首创出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引导创新主体申报科技类奖项,新登记科技成果19项,同比增加100%。

金东区还牢牢扭住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与产业创新的主体这个“牛鼻子”,推动企业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支持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际合作载体,拓展国际交流与成果转化通道;发挥“百博入企”“揭榜挂帅”作用,2024年发布技术需求榜单111项,达成校企合作16项,签约金额超1422万元。

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金东区多措并举,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力引进符合产业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2024年新建博士创新站6家,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