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市集 写春联 办年货 迎龙灯 看“村晚”
浓浓人间烟火气 欢欢喜喜过大年
记者 陈冰冰
赶市集、写春联、办年货、迎龙灯、看“村晚”,春节临近,在喜庆热闹的氛围中,磐安各地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1月23日上午,尖山镇集市热闹非凡。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大家手提肩扛、大包小包,乡土气和烟火气十足。“今天早上7点多开始摆货,8点左右人就多起来了。”一名摊主说,“人一多,年味就出来了。”
集市上,摊点一个挨一个,火红的灯笼、喜庆的春联、风味十足的地方特产、色泽鲜艳的瓜果蔬菜、种类齐全的干果炒货,各式年货一应俱全,令人目不暇接。“孩子过年要回来,得多备点瓜果蔬菜,一家人热热闹闹过大年。”尖山镇胡宅村村民胡先民拎着一大袋刚购置的年货说。“我得赶紧去买点年货,再买对红灯笼,挂在家里红红火火。”新宅社区的张大妈刚到集市便立马向摊位走去,准备“血拼一场”。
在县城年货一条街,摊位上满满当当摆着各类坚果、糖果、肉脯等食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年画、蛇年卡通挂件、“福”字、红红的蜡烛、对联及灯笼,节日氛围浓厚。商户们忙前忙后招呼着,顾客们来来往往,驻足挑选心仪年货。“这两天来买装饰年画、‘福’字、装饰品的人多了,书法对联卖得最好,大家都冲着新年的美好寓意,希望来年红红火火。”摊主孔银香告诉记者。
随着新春脚步临近,今年大健康年货成为市场的“香饽饽”,备受消费者青睐。走进浙八味药材城,顾客穿梭其中,挑选心仪的中药材。从浦江驱车来到浙八味药材城的石女士正在选购高丽参、红参。“过年期间走亲访友,送这些既实用又有新意,比起传统年货,更能体现对亲朋好友的关爱。”“春节前后一两个月是销售高峰期。”长生老号控股驻华东营销中心(磐安)负责人陈江涛说。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在磐安各地亮相。
1月23日下午,方前镇方前村文化礼堂内热闹非凡,“我们的村晚”迎新春文艺演出正在这里举行,现场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欢乐今朝》《祖国好江南》等一系列精品节目轮番上演,大家用歌舞、小品、戏曲等节目形式充分展现方前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述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生动实践,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得淋漓尽致。
台上节目精彩纷呈,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或定格精彩瞬间或录制难忘的片段。观众施大爷说:“就喜欢这样热热闹闹坐在一起看演出,这才是过年的样子……”
在双峰乡大皿村,来自金华市第五中学的师生正在村里体验迎龙灯年俗活动,感受年味。“起灯喽!”在喧闹的锣鼓声中,孩子们抬着龙灯出发。40多名孩子一个接一个手持板凳龙灯,沿皿溪蜿蜒而上,巡街串巷。持续近一小时的迎龙灯活动打破了古村的寂静,村里处处欢声笑语。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大皿村,这里风景好,迎龙灯很有趣,磐安乡村年味很浓。”学生徐婧雯说,古法制作的麦芽糖也很好吃,以后有机会还想再来。
“我们在乌石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体验到乌石传统与时尚的融合,很不错。”一位上海游客说。乌石村年味市集游客络绎不绝,整个村洋溢着温馨美满的氛围。体验谢岁祈福、打麻糍、磨豆腐、竖大旗、舞狮子、非遗一台戏等民俗活动,看“蛇年彩灯”展,住农家乐、采摘蔬菜、用土灶做饭,游客在这里尽情享受乡村热气腾腾的生活。
过年,当然少不了春联和“福”字。在安文街道荷塘社区,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居民书写对联。他们手持毛笔,笔锋游走,力透纸背,一副副寓意吉祥的对联瞬间写就,引得居民阵阵掌声。“福星高照全家福,瑞气临门万事兴”,居民手捧刚写好的春联,满脸笑意,爱不释手。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段时间,“红红火火过大年”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