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打造国际一流陆港枢纽迈出坚实步伐
(上接第1版)我市还积极响应国家运输结构调整、促进多式联运发展战略部署及行动要求,不断加深与宁波舟山港、温州港等合作,提升义甬舟、金丽温双向辐射,通过金东、义乌、永康三大海铁联运线路不断拓宽东向出海通道;开通金华兰溪、婺城港区至嘉兴乍浦港的集装箱运输航线,助力内河航运复兴。
对外畅通渠道,对内优化服务。今年初,长三角至珠三角的首趟铁路快捷物流示范班列成功开行,长三角地区首列常态化开行的高铁快运专列(金华南—南昌西)也正式首发。这些创新模式将强化金华和珠三角经济圈的互联互通,“金华制造”直达广州快了18小时,金华至南昌物流运输时间将由6个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运行时效相比公路运输提升60%以上。
同时,我市不断深化拓展“第六港区”功能,全面落地船务、关务、港务、信息和管理一体化发展,完成金义箱源互认互通,金甬铁路循环车底投入使用,出口货物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我市创新落地‘先查验后装运’集拼仓监管模式,实现‘一柜多票’组合申报、‘数智监管’全程可溯,通关效率提升26%,人工成本降低10%。”金华现代物流发展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这项举措有力提升了海铁联运的运输效能。
金华还纵深推进制度创新,深化物权化改革,扩面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等,聚力打通关键要素流动梗阻,激发降本增效内生力,提升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能级。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2619列,同比增长10%;海铁联运发运38.1万标箱、增长18.7%;快递业务量达171.9亿件;全市多式联运营收增速达20%以上,排名全省第2位。
今年,我市将加大“班列+跨境电商”“班列+产业”“班列+商贸”融合力度,积极拓展国内干支网和口岸、国外“海外仓+分拨中心+集散中心”运行布局。同时持续放大义乌国贸改革红利,迭代升级“第六港区”、陆路启运港建设,为陆港建设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
做强枢纽经济注入新动力
打造国际一流陆港枢纽,产业发展是关键。目前,我市以国际陆港枢纽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港产城贸数”一体化布局,构建物流核心圈、商贸服务圈、临港制造圈“三大圈层”,实现班列运行与产业发展相互支撑、协同增益,为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注入新动力。
连日来,华东国际联运港二期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内,一辆辆满载电动工具的大货车列队而出,开往铁路金华南货场,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另一边,一辆辆货车满载着铜、铝、棉纱、塑料粒子等大宗商品进入普洛斯国际物流园,将根据供应链需求迅速分拨发往周边省市。
这样的进出货场景,这段时间尤为频繁。“园区基本完成租赁,目前引入尖峰供应链、中宇物流等多家企业,开展有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交割、仓储供应链等业务。”普洛斯资产服务平台金华区域负责人李中元说。
近年来,我市紧扣“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割中心的产业发展目标,依托“商贸+生产”国家物流枢纽叠加优势,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复星铁路快运基地等配套设施,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打造要素集聚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中铝产业园项目已入驻,智慧物流园项目完成总体形象进度30%。
复星是较早参与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企业。早在2017年,复星和阿里就把菜鸟的首个电商产业园落户金华;2022年10月,复星与市交投集团携手合作,在华东国际联运新城落地复星铁路快运项目。目前,复星铁路快运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中铝集团把参与金华国际陆港枢纽城的投资发展作为难得机遇,与市交投集团联合成立了中铝创鑫链通(金华)有限公司。“看到工程建设日新月异的现场,我深刻感受到发展能级大幅跃升的动能。”中铝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吕哲龙说,这对所有入驻金华的企业来说,是融入区域产业体系重塑、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融入全球产业格局的重要机遇。“目前已建成中铝有色金属供应链平台和有色金属交易中心,运营后预计交易额550亿元以上。”
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引育工程,我市加快推进顺丰丰泰浙中供应链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创新“枢纽对枢纽”“长三角与珠三角联动”高铁快运模式;依托中铝有色金属产业园、尖峰塑料粒子期货交割仓等平台,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联动数字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支撑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正泰氢能装备产业园、宁德时代储能等项目落地,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特色产业。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与中诚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国家铁路公司等交流合作,在产业谋篇布局的同时,不断推进招商对接,积极接洽宁德时代、盘毂动力等公司,深化顺丰金华与浙中公铁联运港智慧物流合作方案,全方位赋能产业平台提档升级,努力打造要素集聚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今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之年。我市将全力实施“规划引领、能级跃升、要素拼抢、产业迭代、效能提振、机制创新”六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港产城贸数”有机融合,奋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汇聚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