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局贯彻市委全会精神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消息(记者 张益晓)日前,市经信局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港”“廊”“链”工作部署要求,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研究谋划2025年工作思路,持续推动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我市工业发展成效明显。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十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起势成势,培育了4个千亿产业集群;成功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然而,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市工业发展仍面临挑战,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亩均税收、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指标承压问题仍未突破,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等。
宏观层面上,市经信局明确三大工作重点:聚焦数字化、集群化、前瞻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技术创新发展、产业平台升级、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项目为王”,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招引建设。
具体行动上,市经信局提出九条关键举措。一是全力争创浙江制造天工鼎。二是优存量创增量,实施企业服务全面全域全程“三全”行动,提升工业存量;以软件信息业为突破口,招引落地一批优质项目,创造新增量。三是对标国家级国际化,做好国家级项目的“后半篇”文章,打造国家标杆;支持产业链与国际化融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去。四是推进十条重点产业链与十大先进制造业平台适配。五是建立“两创”融合发展机制。六是实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七是扩大制造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积极争创国家技改试点城市。八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数字经济产业。九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和历史经典产业,加快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推动历史经典产业创特色、提名气。
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勇挑重担、干字当头,全面抓实年度工作任务和改革清单,完善与各牵头部门以及各县(市、区)的互通机制,开展周监测、月调度、季复盘督导服务,巩固好态势、跑出加速度,确保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