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神兽”宅家上演“手足大战”?
专家谈多子女家庭如何建立和谐关系
记者 陈星辰 朱意
“一放寒假,姐妹俩从早到晚待在一起,平时的小摩擦瞬间升级。”市民董女士家中有两个年龄差4岁的女儿,假期里时不时上演“手足大战”。董女士苦笑着说,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一到假期家里两个孩子每天的场景不是抢东西、争宠,就是打架、哭闹,而她们最和谐的时刻,竟是一起淘气捣蛋。
“太愁人了。”陈女士皱着眉头说,每次放假,全家人都犯难。陈女士家中也有一对年龄差5岁的儿子。弟弟总爱黏着哥哥玩,哥哥不乐意,很多时候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血脉压制”,惹得弟弟大哭。陈女士很无奈地说,既心疼弟弟,又无法说服哥哥陪弟弟玩,还担心自己处理不当,让孩子觉得父母偏心。
假期里,家庭矛盾的主战场从亲子之间转移到兄弟姐妹之间,多子女家庭如何建立和谐关系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房娟,为家长支招。
“家长的角色很重要,一定要正确引导。”房娟强调,家长要特别关注大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在处理孩子间的矛盾时,应保持公正态度,不应盲目遵循“老大必须让老二”的传统观念。这样做可能会无意中宠坏老二,使其变得霸道任性,同时也可能让老大感到受伤和难过。长期如此,老大可能会发展出叛逆或敌对等不良心理。
针对孩子之间出现的矛盾,房娟提出一种有效策略:赋予大孩子一定管理权,让其扮演小监护人的角色。当大孩子能妥善照顾弟弟妹妹时,家长应立刻给予肯定。比如,告诉大孩子“你今天把弟弟照顾得非常好,真是个称职的哥哥”。作为奖励,妈妈可以带两个孩子一起外出,让孩子们感到快乐的同时,学会共享表扬和奖励。赋予大孩子管理权,不仅有助于大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增进他们与弟弟妹妹之间的和谐关系,学习同辈交往技巧。
“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房娟建议,当家中出现孩子争抢的情况时,父母可以亲自示范如何相互分享。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在孩子面前主动分享自己的物品;同时在分享的过程中,适时表达愉悦和满足感,让孩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正面情绪。父母可以这样说:“看,我们分享玩具时,两人都玩得开心,多好啊!”这样的教育方式,远比简单说教更能深入孩子内心,促进他们社会情感的发展。
孩子之间,往往是一边争吵,一边和好。房娟认为,父母要扮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处理矛盾、积累人生经验。孩子每解决一个小矛盾、小纠纷,就向成熟和智慧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