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 结构优 带动强
我市以项目之进支撑“开门红”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2月8日,全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其中,我市有18个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度投资40亿元,分别居全省第二、第四、第三,掀起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新热潮,力拼一季度“开门红”,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提供坚实支撑。
从投资规模看,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50亿元项目1个,10亿~20亿元项目12个,10亿元以下项目3个。从项目类型看,先进制造业基础领域10个,总投资158.7亿元;科技创新强基领域4个,总投资84.6亿元;交通强省领域2个,总投资39.6亿元;民生设施领域2个,总投资17.1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结构优、支撑带动强,有助于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枢纽能级,攻坚突破‘港’‘廊’‘链’主战场,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重大项目为传统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在昨天的金华分会场——永康经济开发区老长城工业产业园区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现场,我市吹响了项目开工“集结号”。“老长城区块历经40多年发展,面临着空间低效之困、土地碎片之困、产业升级之困。”永康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3亿元,通过连片改造盘活低效用地,带动300多家企业转型升级。项目建成后,智能制造、科创引领、产业孵化、生态居住等七大功能区将形成“15分钟生态园区”,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重大项目为新兴产业壮大蓄势赋能。浦江华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GWh储能系统集成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53亿元,将进一步推动浦江新能源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光伏光电产业集聚度。浙江鑫科盟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60万件新能源轻量化汽车配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10.2亿元,积极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助力婺城区打造数字化智能制造区域。
重大项目助推枢纽优势变枢纽经济。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金义站南广场配套工程总投资13亿元,将新建公交车场、长途车场、旅游集散中心等,打造集交通、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区域,完善金义高铁站配套功能,提升对外辐射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出行需求,促进区域枢纽经济发展。中欧班列义乌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总投资17.8亿元,紧密衔接浙江中欧班列义乌平台的集疏运配套体系,增强中欧班列在冷链物流领域的辐射影响力,促进农业产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增速连续44个月居全省前三,连续10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今年,我市有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138个、总投资4533亿元、年度投资564亿元,还将实施亿元项目1000个以上,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
“我们将紧抓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支持机遇,做大做优‘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可滚动’项目储备库,打好‘领导包联、督帮一体、亮灯预警、赛马比拼’组合拳,通过项目分层分类分级协调打通项目建设堵点难点,确保省‘千项万亿’、亿元以上等新建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